【民间食疗中医养生 中医食疗学】
食疗一词始见于孙思邈《千金药方·食治》:“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 。”
由此可见,食疗其实是一种主动的医疗行为,需要结合中医学对疾病的理论和实践而开展,使用正确才有疗效 。正如东汉名医张仲景在治疗外感病时,服用中药汤剂桂枝汤后需“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并嘱咐病人在服药期间禁食生冷、粘腻、辛辣等食物,可见其对食疗作用的重视 。

文章插图
中医理论认为“食之味,有与身为害,宜则不,害则疾”,食物的性味是中医食疗的基础,根据中医药基本理论,不同的病证食疗的方式也不尽相同 。食物的性味即“四气五味”,“四气”即寒、热、温、凉,“五味”指的是酸、苦、甘、辛、咸 。

文章插图
寒凉食物具有清热解毒、滋阴降火、生津之效,可以缓解热性病证,固护人体的阴液,适合体质偏热者或暑热天气食用 。如绿豆、西瓜、苦瓜、鸭肉等 。
温热食物具有温中散寒、助阳通络之效,可以缓解寒性病证,扶助人体阳气,适合体质虚寒者或冬寒季节食用 。如红糖、羊肉、白酒、辣椒、胡椒等 。
酸味食物多含有机酸,可以入肝,具有收敛固涩,生津止渴的功效,多用于肝气升发太过,出虚汗,久泻久痢,遗精遗尿之病证 。如乌梅、苹果、柠檬等 。
苦味食物多含有生物碱、苷类等,具有清热燥湿、泻下降逆之效,多用于热性病证,过食可伤阳气 。如苦瓜、杏仁、莲子心等 。
甘味食物富含糖类,具有健脾补虚和中、缓急止痛之功效,多用于脾胃虚弱、气虚亏虚证,过食可壅塞气机 。如白糖、大枣等 。
辛味食物多含有挥发油,具有散寒、行气活血之效,多用于感冒、气滞血瘀、湿滞痰阻等病证,过食则可致气散、火邪盛 。如大葱、生姜、辣椒、桂皮等 。
咸味食物含钠盐较多,具有软坚散结、润下之功效,多用于便秘、肿瘤等病证 。过食可伤心 。如食盐、海带、紫菜等 。

文章插图
自己诊疗有风险,有相关疾病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
- 民间借贷约定的违约金上限是怎么定的
- 民间借贷纠纷超过诉讼时效的怎么处理
- 防治兰花介壳虫的民间环保方法 吊兰介壳虫的防治方法
- 祖坟上长药材好不好 坟上长药材好不好
- 冬季气虚食疗方 冬季养生食疗方子
- 什么山风水好
- 我国民间春节前扫尘日也叫什么
- 我国民间有春节前大扫除的习俗称为扫尘日也叫什么
- 跳马的由来
- 属虎今年犯太岁吗2020年 属虎今年犯太岁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