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关于死的不同名称有什么 古代死的几种说法

民间文化源远流长 , 无论是婚丧嫁娶 , 还是生老病死 , 都有说不完的规矩 , 道不完的讲究 。就拿死人这件事来说 , 里面的门道 , 三天三夜都说不完 。
首先 , 古人如何说“死”呢?

历史上关于死的不同名称有什么 古代死的几种说法

文章插图
中国人忌讳“死”字 , 认可这个字的存在和含义 , 但实际表达中 , 却往往采用委婉的说法以表示对生命的尊敬 。早在几千年的《礼记》 , 不同的阶层就有不同的叫法规范定义 。
“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 , 大夫死曰卒、不禄、底民曰死”
从这句话不难看出 , 从天子到不同等级的人 , 同样是死 , 但有不同的说法 , 只有普通百姓才可以直呼为“死” 。
然而 , “死”字虽然通俗易懂 , 属于百姓可用范畴 。
但从情感上 , 老百姓也无法接受这种冷冰冰的叫法 。于是按照按各自的风俗、以及信仰 , 又分出了许多分支叫法 。
历史上关于死的不同名称有什么 古代死的几种说法

文章插图
例如 , 佛教徒死 , 称为“圆寂” , “溘染” , 道教徒死 , 称为“登遐” , “返真” 。除此之外 , 民间还流行的各种五花八门的说法 。例如:气散、数尽、就木、归泉、短折、梦桑、殒坠、殂、殉、卒等代称 。
根据现代不完全统计 , 居然有不下四十九种的代称 。
不同的年龄死去 , 叫法也有所不同 。例如六十岁在古代属于高寿 , 去世称为享寿 。
如果是正常死亡 , 那叫做寿终正寝(意思是家庭住房的正室) , 如死者是女性 , 则称寿终内寝(意思是指妇女生前居住的屋子) 。如果死于疾病 , 则隐晦称为疾终 。
历史上关于死的不同名称有什么 古代死的几种说法

文章插图
三十岁以上不及六十岁去世 , 大多因为意外或者突发疾病 , 所以只能称为享年;不及十岁的叫得年或存年 , 以夭折或天昏作为代称 。
别小看这些叫法 , 都有着不同的来历出典 , 同时也极力掩盖死亡这一残酷的真相 , 以平和隐喻的说法 , 让死者家属减轻悲哀和痛苦 。
死亡是所有人的最终归宿 , 自然的法则谁也无法逃脱 , 然而从情感上 , 人类终究无法摆脱悲伤的情绪 。
中国人把“礼”字放在第一位 , 认为“生来有理 , 死去有礼” , 即便是“死” , 也是体体面面 , 风风光光下葬 , 树立墓碑 , 留名千古 , 让后人凭吊 。
历史上关于死的不同名称有什么 古代死的几种说法

文章插图
然而……墓碑上的字 , 除了人名 , 其他的字都是什么含义呢?
首先说开头的“显”和“先”的含义 。
所谓“显”是说死者去世的时候 , 上面没有更高的长辈 , 下面还有孙子辈 , 他在家庭里面地位最尊贵 , 显在最前面 。这一点 , 男女都一样 。
“先”的含义在于“先走一步” , 意思是死者家里面还有老人在世 , 最少有一个人在(包括岳父岳母) 。有长辈活着 , 在这个家庭里面 , 他不是长者却先走一步 , 所以称“先”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