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正常体温范围 人体的正常体温是


近来“热射病”一词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热射病致死”相关话题一度冲上了热搜,“热死人”已不再是一句玩笑话 。
什么是“热射病”呢?热射病是源于高热引发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肝脏、肾脏、凝血功能、心血管功能、中枢神经系统均可受到影响 。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重症中暑,是中暑当中最为严重的类型 。救治起来非常困难,死亡率也非常高,通常介于20%-70%,50岁以上患者可高达80% 。一般见于在高温、高湿、通风不良环境中作业或运动者当中,如室外高温作业者、炼钢工人、消防员、运动员、参训士兵、长期穿防护服的室外核酸采集人员;也可见于老人、小孩、孕产妇或慢性病患者这类身体素质较差的人群 。

人体的正常体温范围 人体的正常体温是

文章插图
由于该病的主要机理是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从而引发神经系统受损,因此该病有几条关键要素:一是身体核心温度超过40°C;二是皮肤干热、潮红;三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异常症状,例如谵妄、惊厥或昏迷等 。
了解下面这些概念和常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预防热射病 。
什么是核心温度?核心温度是与体表温度相对而言的,指的是“体腔”(胸腹腔)内的温度 。由于我们无法直接测量胸腹腔内的温度,一般以能够测量的直肠温度(肛温)做为替代 。体表温度是指机体表层(包括皮肤、皮下组织和肌肉等)的温度,一般以腋窝温度来代表 。
有三种途径可以测量人的体温,分别是腋窝、口腔和直肠 。一般来说腋温<口温<肛温 。口腔温度为36.2℃-37.2℃,腋窝温度较口腔温度低0.2℃-0.5℃,直肠温度较口腔温度高0.2℃-0.6℃ 。可以推算出来,正常情况下肛温最高可以比腋温高出2.1℃ 。

人体的正常体温范围 人体的正常体温是

文章插图
人体正常体温平均在36-37℃之间(腋窝),超出37℃就是发热,37.3-38℃是低烧,38.1-40℃是高烧,40℃ 以上随时有生命危险 。当体表温度尚属于“低烧”时,肛温有可能已属于“高烧”,因此会有热射病患者体温有时并不是很高的现象 。可想而知,当体表温度就已达到“高烧”阶段时,人的体腔内会是怎样的一种高温状态?所以热射病强调的是核心温度,正是这样高的温度把人给“烧坏”了,以致于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异常症状,如谵妄、惊厥或昏迷等 。

人体的正常体温范围 人体的正常体温是

文章插图
热射病为什么会出现皮肤干热、潮红呢?在调节体温方面,人体通过皮肤散热可占总散热量的90% 。当体温升高的时候,通过大脑当中体温调节中枢的作用,会使皮肤血管舒张,增加皮肤的血流量,再通过汗腺排汗的作用,达到散热降温的目的 。汗水变成蒸气散发时需要大量热量,每蒸发1ml汗液可带走585卡的热量,从而使体温下温 。但热射病是一个核心体温很高,体温调节障碍伴随多器官功能衰竭的疾病,无法通过正常的体温调节机制把温度降下来,所以皮肤充血、潮红、灼热,但干燥无汗 。或许我们也可以通俗地想,由于身体内部温度过高,各种脏器、大血管都处于血容量不足状态,已经没有多余的血液能转化成汗液来散热了 。
热射病如此凶险,死亡率如此之高,预防的意义大于治疗 。当前正值伏天,高温、潮湿、风少且小,是一年当中最难捱的时候,预防中暑及热射病正当时,那么我们该注意什么呢?
当该日最高气温≥37°C时,便容易发生中暑,就要尽量减少室外长时间作业或活动的时间 。作业环境要有通风措施,外出时一定要做好遮阳避暑 。多饮水,当预计要在室外待较长时间时,最好多备些淡盐水,补水的同时可补充一些因汗出过多而丢失的电解质 。若出现头晕、头痛、胸闷、大汗、乏力等早期中暑症状时,应及时到附近医院就诊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