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门冬汤的作用 麦门冬汤组成


麦门冬汤(《伤寒杂病论》)
运用麦门冬汤并根据方药组成及用量的配伍特点,可以辨治肺气阴两虚证、脾胃阴虚证;辨治要点是咳喘,饥不思食,舌质红、少苔 。
周五阅读奖励已送达,马上领取!


广告
周五阅读奖励已送达,马上领取!
【组成】麦门冬七升(168g)半夏一升(24g)人参三两(9g)甘草二两(6g)粳米三合(9g)大枣十二枚(12枚)
【用法】用水840mL,煮取药液420mL,每日分6次温服,第1次服50mL 。
【功效】滋养肺胃,降逆下气 。
1.辨治百日咳、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哮喘、间质性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于肺气阴两虚证,以咳喘、神疲、口干咽燥为基本特征 。
【适用病证】
主要症状:咳嗽,气喘,痰少而黏 。
辨证要点:神疲乏力,舌红少苔,脉细弱 。
可能伴随的症状:口燥咽干,或咽喉燥痛,或头晕目眩,或潮热,或颧红,或盗汗,或手足心热,或大便干结,或小便短赤等 。
展开剩余83%
2.辨治神经性呕吐、幽门梗阻、幽门痉挛、急慢性胃炎、慢性胆囊炎、慢性胰腺炎、心源性呕吐、胃黏膜脱垂属于脾胃阴虚证,以呕吐、口干咽燥为基本特征 。
【适用病证】
主要症状:胃脘痞闷,呕吐,饥不思食 。
辨证要点: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沉弦 。
可能伴随的症状:咽喉不利,或胁肋胀痛,或胸膈痞闷,或恶心,或腹痛,或大便干结等 。
3.辨治慢性咽炎、慢性喉炎、慢性扁桃体炎、牙龈炎、咽喉白斑症、咽喉结节属于气阴两虚证,以咽痛、咽喉不利、口干咽燥为基本特征 。
【适用病证】
主要症状:咽痛,咽喉不利 。
辨证要点: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细弱 。
可能伴随的症状:咽痒,或盗汗,或自汗,或恶心,或呕吐,或大便干结等 。
【解读方药】方中用麦冬养阴生津清热;益气药4味,人参偏于大补元气,粳米偏于养脾和胃,大枣、甘草偏于平补;半夏辛苦醒脾降逆 。又,方中滋阴药配伍益气药,气可化阴,以治气阴两虚;滋阴药配伍辛苦药,既可增强滋补又可防滋补药壅滞,方药相互为用,以滋养肺胃,降逆下气为主 。
【配伍用药】若咳嗽甚者,加紫菀、款冬花,以宣降止咳;若痰少而黏者,加贝母、瓜蒌仁,以润肺化痰;若胃脘痞满者,加枳实、砂仁,以行气消痞除满;若不思饮食者,加生山楂、神曲、鸡内金,以消食和胃等 。
【临证验案】
1.慢性咽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孙某,男,73岁,郑州人 。有多年慢性咽炎、支气管哮喘病史,3年前又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服用中西药但未能有效控制症状,近由病友介绍前来诊治 。
刻诊:咽喉不利似有痰鸣,痰少色黄,咽喉干燥,咳嗽,气喘,烦躁,胸胁胀满,恶心,盗汗,身热,倦怠乏力,舌红少苔,脉沉细弱 。
辨为肺气阴两虚夹痰热证,治当补益肺脾,燥湿化痰,宣降肺气,给予麦门冬汤、小陷胸汤与麻杏石甘汤合方:麦冬170g,生半夏24g,红参10g,粳米9g,大枣12枚,黄连3g,全瓜蒌30g,麻黄12g,杏仁10g,石膏24g,炙甘草10g 。6剂,水煎服,第1次煎35min,第2次煎25min,合并药液,每日1剂,每次服150mL左右,每日分早、中、晚3次服 。
二诊:咽喉干燥减轻,大便略有溏泻,以前方减麦冬为100g,6剂 。
三诊:烦躁好转,咽喉干燥较前又有减轻,以前方变麦冬为60g,6剂 。
四诊:咽喉干燥较前又有减轻,喉中痰鸣好转,以前方6剂继服 。
五诊:盗汗止,咳嗽基本消除,大便略溏,以前方减全瓜蒌为15g,6剂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