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彪西雨中花园 德彪西 西风所见


您与「知乐古典音乐」只有一个关注的距离

德彪西雨中花园 德彪西 西风所见

文章插图
今日主播:念晞
德彪西雨中花园 德彪西 西风所见

文章插图
你应该知道的古典名家名曲 之
德彪西 , “月光·印象”(三)
德彪西雨中花园 德彪西 西风所见

文章插图
月光·贝加马斯克组曲(下)
1883年 , 德彪西以《浪子》获得罗马大奖 , 同时收到了罗马法兰西学院的橄榄枝 。其实他在巴黎音乐学院呆了12年 , 早已厌倦了院校教育 , 可是迫于生活所贫困、也为了追求音乐上的个性解放 , 只好选择去意大利继续深造 。留学期间 , 他游历意大利北部的贝加马斯克地区 , 疲惫的心灵被那里的自然风光所治愈 。返程途中 , 为了打发无聊 , 德彪西读到了法国诗人保尔·魏尔伦的诗集:《优雅的庆典》 。诗集中美丽的意向弥漫着沉思和幻想 , 德彪西被深深触动 。其中一首命名《月光》的诗 , 描述了几个已故舞蹈家 , 在神秘的月光下跳着鬼舞的故事 。德彪西的《月光》灵感就来源于此 , 还未赶到罗马 , 曲子雏形就已完成 。
德彪西雨中花园 德彪西 西风所见

文章插图
1889年的巴黎万国博览会 , 德彪西邂逅了东方音乐 , 这些东方的曲调、和声、调式都和自己在学校里接触的东西截然不同 。他开始对东方音乐进行研究;此后他的作品中大量出现五声音阶 , 以及一些不同于西方传统作曲的新手法 , 这使得他的创作独树一帜 。如印象派画作中汲取的东方线条手法一样 , 德彪西的《月光》亦如此:恬淡、纖巧、妩媚 , 甚至带着伤感 , 表现出一副静寂怡人的意境——浮动的潺潺月光 , 撒到大地每一个角落 , 柔和得轻吻着万物 。
《月光》以降D大调 , 很有表情的行板八九拍开始 , 静而深的音响暗示印象中的月光;进入稍快之后 , 月光陡然增辉 , 把诗情寄托于琶音 , 从而展开梦的迷幻;不久月光渐转朦胧 , 缓缓消失……
德彪西雨中花园 德彪西 西风所见

文章插图
棕发少女 前奏曲第一集
《棕发少女》与《月光》同为德彪西最著名的钢琴曲 , 是德彪西在探索钢琴音乐路上 , 集大成的二十四首前奏第一集的第八首 。《前奏曲第一集》十二首分别是:《迪尔非的舞蹈女郎》、《帆》、《平原的风》、《夕阳下的音与美》、《安那卡布里的山丘》、《云上的足迹》、《西风所见者》、《棕发少女》、《中断的夜曲》、《衰微的寺庙》、《小妖精之舞》、《吟游诗人》 , 此曲集于1910年出版;《前奏曲第二集》出版于与1913年 。
其中《棕发少女》创作灵感来源于法国诗人路康德·得·里耳的诗集《苏格兰之歌》中收集的《棕发少女》 。全曲在甜美的旋律中 , 仿佛看到少女棕色而光亮的秀发被三月的微风轻轻摇曳 , 也看到了少女晶莹的双目中流淌的诗与纯真 。
德彪西的前奏曲分成两集 , 每集各包括十二曲 , 每一曲均附有标题;但并不是写实性标题 , 只是德彪西以自己的感觉对此标题所产生的一种抽象 。
《棕发少女》降G大调 , 平静且甜美的四八拍 , 除了钢琴以外 , 《棕发少女》还有小提琴和其他器乐的改编版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