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税漏税处罚程序规定 漏税罪的认定标准

偷税漏税需承担哪些法律责任?偷税漏税罪的立案标准
偷税漏税的这种行为是违法的 , 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那么偷税漏税需承担哪些法律责任呢?偷税漏税罪的立案标准是怎样的?法律智囊团给你整理了相关资料 , 欢迎阅读 。
偷税漏税需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偷税漏税处罚程序规定 漏税罪的认定标准

文章插图
1、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 ,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并处罚金 。
2、 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 , 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并处罚金 。
3、单位犯罪的 , 对单位判处罚金 , 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 依照上述规定处罚 。
4、单位犯罪的 , 对单位判处罚金 , 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 依照上述规定处罚 。
5、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 , 补缴应纳税款 , 缴纳滞纳金 , 已受行政处罚的 , 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 但是 , 五年内曾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 。
6、税务、海关、银行和其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与本罪犯罪人相勾结 , 构成本罪共犯的 , 应当从重处罚 。
7、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 , 补缴应纳税款 , 缴纳滞纳金 , 已受行政处罚的 , 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 但是 , 五年内曾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 。
偷税漏税罪的立案标准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的有关规定 , 纳税人进行偷税活动 ,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 , 应予追诉:
1、偷税数额在一万元以上 , 并且偷税数额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的百分之十以上的;
2、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 , 但因偷税受过行政处罚二次以上 , 又偷税的 。
偷税与漏税的区别是什么
1、主观方面不同 。
偷税是出于故意 , 而漏税是过失行为 。偷税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国家税收损失 , 而积极希望或追求这一危害结果 。
漏税的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危害后果应当预见却设有预见 , 或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偷税行为人主观上具有牟取非法利益的目的 , 而漏税行为人主观上则不具有这一目的 。
【偷税漏税处罚程序规定 漏税罪的认定标准】2、客观方面不同 。
偷税是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等欺骗、隐瞒手段来不缴或少缴税款 , 而漏税不存在任何故意的作为或不作为 。在客观上区分二者 , 应注意:凡是没有采取法定手段偷逃应纳税款的 , 一律不能认定为偷税;即使采取了法定手段未缴或少缴税款 , 也不能一概认定为偷税 , 还要注意从主观上进行甄别 。因为主观上的区别才是偷税与漏税的本质区别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