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严重吗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分型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严重吗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分型

文章插图
1. 定义
急性 T 淋巴细胞白血病(T cell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T-ALL)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ALL)的一种病理类型,是由T 系前体细胞在骨髓和胸腺发生恶性转化以及克隆性扩增引起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
由于正常造血功能被破坏并且肿瘤细胞集聚,可出现感染、贫血、出血及组织浸润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
2. 流行病学
T-ALL多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也发生于成人 。T-ALL在儿童ALL患者比例约为10%~15%,成人患者比例约为 25% 。从历史研究数据看,相比于B-ALL,T-ALL 的复发率高,缓解率差,且远期生存率低 。T-ALL 在儿童ALL 临床分型中至少属于中危(intermediate risk,IR),单纯化疗治疗效果差,并且容易复发 。随着治疗方案的改进,包括改善甲氨蝶呤(MTX)治疗剂量等;检测水平的提高,如监测微小残留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水平及手段的提高等,儿童T-ALL的预后已接近B-ALL,5年无事件生存率(Event-free survival,EFS)达到80%[1] 。
成人T-ALL治疗后生存预后比儿童差,约50%成人患者在治疗缓解后一年左右复发,再次化疗的缓解率仅有30%~45%,最终只有40%的患者能长期生存,而且复发/难治型的T-ALL患者预后通常更差[2] 。
3. 病因及发病机制
目前,对于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并未完全明确,但 T-ALL与一些白血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有关 。如物理因素(电离辐射),化学因素比如苯及含有苯的制剂,遗传因素,特别是存在染色体畸变的人群以及其他血液病转化 。
此外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病毒感染与T-ALL发生相关性已得到证实,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HTLV-1)的感染与T-ALL的发生密切相关,是第一个被发现的可诱发人白血病的反转录病毒 。其他与T-ALL发生相关病毒包括EB病毒和人疱疹病毒6等 。
4. 临床表现
4.1 正常造血功能受抑制表现
同其他类型白血病一样,T-ALL可表现出正常造血功能受抑制的症状,如贫血,发热,出血等 。
4.2 白血病增殖浸润的表现
肝脾显著肿大、纵隔占位,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eukemia,CNSL) 发生率高于B-ALL,20% T-ALL患者初诊时即存在 CNSL 。
5. 实验室检查
5.1 血象
初诊外周血 WBC 计数明显升高,一项临床统计并表明,统计样本68例患者中,有68.2% 的患者初诊WBC计数 ≥50 × 109/ L 。
5.2 MICM检测
形态学(Morphology)
骨髓中原始及幼稚淋巴细胞占20%以上为诊断依据,同时诊断还需要对白血病细胞进行表面抗原表达情况检测以进一步明确细胞来源 。
免疫学(Immunology)
流式细胞仪检测原始/前体细胞胞浆 CD3 阳性则可诊断T-ALL,并且再根据其他 T 系标志分子表达情况分为4个亚型,具体分型如图1所示 。
表1 T-ALL免疫表型分型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严重吗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分型

文章插图
上述免疫分型对评估成人 T-ALL预后具有指导意义 。T-Ⅱ和 T-Ⅲ是成人 T-ALL 常见类型,二者约占85% 。
以往研究提示T-Ⅰ和 T-Ⅱ亚型完全缓解率(Complete remission,CR)显著低于T-Ⅲ和 T-Ⅳ( 56% 和 91% ) ,其原因可能与成人T-ALL中CD34、CD13及CD33 阳性表达高并且复杂核型比例高有关 。但对于儿童的预后评估,T-ALL 免疫表型的意义不及成人 。
另外2016 年 WHO 造血与淋巴系统肿瘤分类标准提出了一项暂定分类,即早期前体T淋巴母细胞白血病(Early T-cell precursor lymphoblastic leukaemia,ETP-ALL),其在细胞生物学行为和临床特征等方面与其他类型T-ALL 差异显著,具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3]: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