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水晶碎石怎么摆放 风水水晶碎石散放还是包起来



五行水晶碎石怎么摆放 风水水晶碎石散放还是包起来

文章插图
十月二十七日,黔江区金溪镇清水村公路四通八达,村民们住上了漂亮的新楼房 。
五行水晶碎石怎么摆放 风水水晶碎石散放还是包起来

文章插图
1970年,陈昌学(左一)与当时清水村的知青合影 。(受访者供图)
五行水晶碎石怎么摆放 风水水晶碎石散放还是包起来

文章插图
10月27日,金溪镇清水村,杨昌全带陈昌学(左)去陆云庄 。
五行水晶碎石怎么摆放 风水水晶碎石散放还是包起来

文章插图
黔江区金溪镇清水村,曾启文漂亮的新房 。
五行水晶碎石怎么摆放 风水水晶碎石散放还是包起来

文章插图
金溪镇清水村,扶贫工作队员在检查羊肚菌生长情况 。特约摄影 杨敏/视觉重庆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由记者龙帆摄/视觉重庆)
核心提示
黔江区地处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1986年被国家确定为扶贫开发重点县,于2017年成功摘掉贫困帽 。截至2019年底,黔江区累计实现11580户、44683人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0.05% 。
10月底,记者陪同当年曾在这里插队的陈昌学一道重回黔江,感受半个世纪以来、尤其是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这里发生的巨变 。
重访嘉宾
陈昌学,重庆有色金属研究所退休干部,1969年至1971年在黔江区金溪公社清水生产队(现金溪镇清水村)插队 。
10月27日中午,金色的阳光穿透雾霭,烘得黔江区金溪镇清水村暖洋洋的 。
车刚停稳,71岁的陈昌学就急不可待地跳下去 。身后,老伴连呼“慢点,慢点” 。
这天,陈昌学穿着一件红色的运动外套,斜挎着棕色休闲包 。51年前寒气最彻骨的正月,他裹着厚厚的军绿色棉袄,斜挎着军绿色的帆布包,第一次走进这个武陵山腹地的土家山寨插队 。
“听说这几年清水村变化有点大 。”一路上,两鬓已斑白的陈昌学反复念着,“不晓得变成啥样了” 。
曾队长的小楼房
清水村以纵贯全村的清水溪而得名 。溪河两岸,梯田一溜排开 。梯田的尽头,山峰如翠屏,其中一块凸出的山崖上,状如宝塔般的巨石直插云霄 。
“这个‘宝塔’,点儿都没变 。”陈昌学唏嘘,“51年了,都没变——哟,陆云庄啷个变矮了 。”
宝塔下,就是陈昌学插队时住过的陆云庄,已有两百多年历史,原为土司所建 。
当年,当地大多是土墙房、片石砌的干打垒,而陆云庄这幢以粗壮柏木为柱、嵌有雕花木窗的连排房,是方圆十里有名的“豪宅”,解放后分给了几户贫下中农住 。1969年初,生产队又腾了几间出来给陈昌学他们住 。
“坝坝的草都长这么高了!”走进有些荒芜的老宅院子,陈昌学沉默了 。
“如今大家都建起了新房,陆云庄就显得不起眼了 。”当年的老邻居杨昌全赶过来,和陈昌学亲热地握手 。
他指着不远处一幢三层高的楼房说:“看嘛,那是我两个儿子修的 。走,我带你去看更漂亮的……这家人你也认识 。”
在离陆云庄100多米的溪岸边,有一幢漂亮的小楼房:鹅黄色的外墙、朱红色的大门、石膏质感的栏杆,颇为气派 。院坝周围,大小盆栽高低错落,火红的山茶开得灼眼 。
堂屋门口,坐着一位头包白帕的精瘦老人,正有些茫然地看着面前的“陌生人” 。
“看你还认得到不?”杨昌全将陈昌学拉过去 。
“这是曾队长嘛,当年他对我们关照得很,我不得搞忘 。”陈昌学一下子认出了自己插队时的生产队长曾书楼 。
曾书楼已91岁高龄,陈昌学凑过去扯着嗓子吼了半天,老人才认出了眼前这个古稀老人是当年来插队的精壮小伙 。“这是昌学得嘛 。”老人紧紧拉住陈昌学的手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