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强制是指行政机关为了保障行政管理活动的顺利进行或者为了实现行政决定的权利义务安排而采取的强制手段 。行政强制的设定和实施须依法进行,法无规定不可为,体现了行政强制的法定性;行政强制是行政机关进行行政管理的一种方式,是一种具体行政行为,体现了行政强制的行政性;行政强制是行政机关以强制的手段实现行政管理的目标,区别于行政指导、行政调解,体现了行政强制的强制性;行政强制是行政机关对行政相对人的人身或者财产施加了一个有形的外部影响,体现了行政强制的物理性 。行政强制具体包括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接下来分述之 。
一、行政强制措施
行政强制措施,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为制止违法行为、防止证据损毁、避免危害发生、控制危险扩大等情形,依法对公民的人身自由实施暂时性限制,或者对公民、法人、非法人组织的财物实施暂时性控制的行为 。行政强制措施除了具备上文谈到的行政强制的一般属性外,还具有紧急性、临时性、非处分性等特性 。紧急性,讲得是行政强制措施实施的必要性,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强制措施面临的是危害正在发生或者有发生之虞的紧急情况,非必要不实施;临时性,表明行政强制措施不是最终的处理结果,而是暂时的控制行为;非处分性,是指行政强制措施只影响财物的使用权而不转移其所有权 。

文章插图
根据《行政强制法》的规定,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有:限制公民人身自由;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扣押财物;冻结存款、汇款;其他 。法律可以设定各种行政强制措施;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冻结和应当由法律规定的行政强制措施以外的其他行政强制措施;地方性法规只能设定查封和扣押的行政强制措施 。法律、法规以外的其他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行政强制措施 。行政强制措施的实施主体是行政机关和法律、行政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不得委托 。
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一般程序要求是:实施前须向行政机关负责人报告并经批准,若情况紧急,需要当场实施的,可以立即实施,行政执法人员应当在采取行政强制措施后二十四小时内向行政机关负责人报告并补办批准手续,行政机关负责人认为不应当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立即解除;由两名以上行政执法人员实施并出示执法身份证件,表明身份;通知当事人到场,当事人不到场的,邀请见证人到场,由见证人和行政执法人员在现场笔录上签名或者盖章;当场告知当事人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理由、依据以及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救济途径;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制作现场笔录,现场笔录由当事人和行政执法人员签名或者盖章,当事人拒绝的,在笔录中予以注明 。实施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除了履行上述一般程序外,还应当通知当事人的家属,在紧急情况下当场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在返回行政机关后应立即向行政机关负责人报告并补办批准手续 。查封、扣押限于涉案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不得查封、扣押与违法行为无关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不得查封、扣押公民个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品;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外,查封、扣押的期限不得超过三十日,情况复杂的,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三十日,对物品进行检验、检测、检疫或者技术鉴定的期间不包括在内 。行政机关实施冻结存款、汇款行政强制措施的,不需要通知当事人到场,但需要向金融机构交付冻结通知书;自冻结存款、汇款之日起三十日内,行政机关应当作出处理决定或者解除冻结决定,情况复杂的,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期限可以延长三十日,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行政机关逾期未作出处理决定或者解除冻结决定的,法律规定金融机构应当自冻结期满之日起解除冻结 。
- 责任追究的基本原则 重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细则
- 喂养基本原则
- 有关三大基本原则解读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 养犬喂食宝典
- 民法总则中有关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
- 速卖通产品定价基本原则是什么
- 民法典的七大基本原则 论述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
- 证据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证据法的基本原则
- 简述行政执行的基本原则 行政执行的原则包括什么
- 行政处罚遵循的原则是 我国行政处罚制度的基本原则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