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脱壳不遂的症状有哪些?

对虾的生长必须依赖脱壳 。在环境适宜情况下,虾苗30~40小时脱壳一次,体重1~5克的仔虾约4~6天脱壳一次,15克以上的大虾一般二周脱壳一次 。因为对虾脱壳的重要性,因此本人总结了一下造成虾脱壳困难的因素,和大家一同探讨 。

对虾脱壳不遂的症状有哪些?

文章插图
脱壳难的九个可能原因
水质恶化,表现在旧壳仅脱出一半或脱出旧壳后身体反而缩小 。
营养问题,长期饥饿影响脱壳,营养不足或饲料差不易吸收造成缺钙,而影响脱壳 。
放养密度过大、密集挤迫,互相干扰会延长脱壳时间或脱不出而死亡 。
水温突变,低温阻碍脱壳,高温也会延迟脱壳 。
药物影响:乱用抗生素后应用药物过多影响脱壳或产生不正常现象 。
光照太强或水的透明度太大,水清到底,使对虾整天乱游塘不脱壳 。
一些有害生物如纤毛虫,使对虾的甲壳发生矿化,新旧壳发生粘连导致对虾蜕壳困难 。
溶解氧不足,对虾脱壳困难
水里缺少微量元素矿物质 。(相当重要)
容易引起对虾非正常脱壳的六个情况
天气因素突变,如暴雨,台风等常伴有大量死亡 。
水质因子的突变,特别是pH值突变 。
长时间使用带有蜕壳素的饵料(适量适时使用有利于虾的生长) 。
大量换水,刺激虾脱壳(根据虾的生长规律适时使用有利于虾的生长) 。
藻类大量死亡或突然转变 。
患病后病理性脱壳,患病后的虾对外界变化十分敏感,常在外因轻度变化时发生病理性脱壳 。
软壳现象
如果非正常性蜕壳过于频繁,发生应激性蜕壳后的虾常会出现体弱壳软,生长缓慢等不良情况 。主要是体质虚弱,营养缺乏造成,池水硬度低,缺少钙源或者一些细菌性感染也会引发软壳现象,细菌感染的软壳一般会同时伴有体色异常,出现肌肉白浊、红体等情况 。
对虾脱壳不遂的症状有哪些?

文章插图
脱壳误区
有等多养殖户认为既然虾脱壳才能长大,于是就想方设法缩短脱壳时间,间隔时间越短,虾生长越快,养殖周期越短,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因为虾每次脱壳前都需要积蓄相当的能量,而且脱壳后是虾体最弱的时期,容易被病原侵入,所以每次脱壳都是对虾的生命难关 。利用一些非正常方法使虾脱壳,常会造成增重率低,虾体质明显下降,发生病害 。
因此,只有选择种质优良,体质健康的虾苗,营造适宜虾生长的水环境,投喂营养全面,配方科学的饲料才是缩短脱壳时间的正确做法 。好了,今天这一期咱们就先写到这里,大家如果觉得本文有用的话 。欢迎大家分享给认识的朋友,让他们也能受益 。
对虾脱壳时吃料减少吗?
对虾脱壳期间吃料会减少 。对虾在脱壳时会消耗体内的能量,脱壳期的对虾体力一般比较弱,吃料会减少,脱壳完毕以后,吃料也会恢复正常 。
白对虾脱壳一般须要多长时间?
【对虾脱壳不遂的症状有哪些?】在环境适宜情况下,虾苗30~40小时脱壳一次,体重1~5克的仔虾约4~6天脱壳一次,15克以上的大虾一般二周脱壳一次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