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鳅苗的孵化和饲养:水温在18摄氏度到25摄氏度的情况下 , 3天即可孵出鳅苗 。刚刚孵化出的鳅苗长度大约5毫米 , 由黄色逐渐变成黑色 , 3天后开始主动摄食 。从第3天到第8天 , 可以用煮熟的鸡蛋黄投喂 , 每隔三至5小时投喂一次 , 投喂量不宜太大 , 以1小时内吃完为度 。鳅苗繁育的时间是4到5月份 , 这时河水或湖水逐渐变绿 , 浮游动物大量繁殖 , 为鳅苗的生长提供了天然的饵料 。泥鳅喜欢动物性饵料 , 因而 , 从第5天开始 , 就要加喂洄水等有营养的饵料 。洄水是指的是自然界中湖泊、坑塘里富含大量草履虫的水体 。因为草履虫大量繁殖时 , 在水层中呈灰白色云雾状成群漂动回荡 , 所以称之为“洄水” 。打捞鱼虫之后 , 用200目筛网过滤 , 过滤后这些极小的浮游生物是鳅苗最喜爱的饲料 。孵化后10天左右 , 泥鳅渐渐长大 , 可以摄食更大一些的鱼虫 , 所以饲喂的饵料从200目筛的洄水 , 逐渐增大到100目筛 , 80目筛的鱼虫 。随着鳅苗摄食量的增加 , 随时调整饲喂的次数 , 到30天为止 , 调整为每天投喂两次 , 早晨一次 , 傍晚一次 。泥鳅的生长速度很快 , 孵化后30天 , 就能长到3厘米左右 , 如果是规模化养殖 , 这时便可以给它经过碾碎泡制的配合饲料了 。由于鳅苗采用的是静水养殖法 , 所以在养殖期间要勤换水 , 每天换水2次 , 要使用经过晾晒的水 , 与繁育池里水温差不超过1-2℃ 。
三 , 泥鳅成鳅的养殖
从鳅苗孵化 , 大约60天的时间 , 泥鳅就长到了5至8厘米 , 这时的鳅苗便可以放入大池塘养殖了 。鳅苗入池之前 , 池塘需要经过精细的处理 。
1、池塘曝晒和消毒
①池塘曝晒:对于多年使用的池塘 , 阳光的曝晒是非常重要的 , 一般在鳅苗入池前30天就要曝晒 , 将池塘的底部晒成龟背状 , 这样对于消灭池塘的微生物有很大的好处 。
②挖出底层淤泥:由于池塘的底层淤积了很多粪便和剩余的饲料 , 所以池底的淤泥是病菌微生物生存的栖息地 , 而泥鳅又有钻泥的习惯 , 喜欢在池塘的底部活动 , 所以对于泥鳅养殖池来说 , 鳅苗入池之前 , 必须要清除底层的淤泥 。一般情况下 , 用铁锨挖起底部40厘米的淤泥 , 集中在一起 , 然后用小车推到远离池塘的地方处理 。
③生石灰消毒:在生产中 , 提前一周左右 , 采用生石灰消毒 。生石灰能消灭多种病原菌及有害生物 。生石灰经水溶化后 , 变成强碱性溶液 , 能杀死残留在池塘中的杂鱼、昆虫、蚂蟥、清泥苔、水网藻和一些较柔弱的水生植物 , 以及杀灭寄生虫、病原菌等 , 因此除菌效果特别好 。生石灰的用量每亩1000千克 , 直接泼洒到汤底 , 泼洒之后加注新水 , 经过一周的时间 , 才能将鳅苗入池 。
2、鳅苗入池
一个池塘只能放置同一规格的泥鳅 , 5到6厘米的泥鳅 , 每平方米可放养100-150尾 , 7到8厘米的泥鳅 , 每平方米可放养50-80尾 , 如果鱼塘条件较好可适当增加放养量 , 否则要适当减少放养量 。在泥鳅放养期间 , 如果密度过小 , 则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 如果密度过大 , 溶氧量降低 , 对泥鳅的生长不利 。下面 , 我们来看看泥鳅的日常管理都需要注意那些方面 。
- 夏季高温季节泥鳅养殖管理要点有哪些
- 2022年养一亩泥鳅能挣多少钱?
- 对虾脱壳不遂的症状有哪些?
- 泥鳅养殖利润可观吗?
- 19款fj酷路泽是国几的
- 叮咚!你有一份冬季用电用火安全攻略邮件请查收!
- 继承人不分遗产的情形 继承人生活有特殊困难
- 橡皮树在室内养对人有害吗? 橡皮树对人身体有害吗
- 红枣树为什么不结果 枣树不结果原因有三种
- 发快手话题说什么 快手发什么话题会火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