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程万里前面是什么句子了 鹏程万里造句子


一只冲天的大鹏形象 , 在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中 , 一般代表着高远的理想、伟大的抱负或远大的前途 。因此 , 很多父母给男孩子取名 , 也很喜欢用“鹏”这个字 。如 , 南宋名将岳飞就以“鹏举”为字 。人们也喜欢用“鹏程万里”这个成语来表达对人对己的勉励和祝愿 。

鹏程万里前面是什么句子了 鹏程万里造句子

文章插图

“鹏程万里”这个成语真的代表奋发有为吗?其实 , 这个成语出自我国先秦道家思想家庄子的《庄子?逍遥游》 。《庄子》这本书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借助寓言故事来阐发思想 。所以要真正读懂作者的思想 , 就要读懂这些寓言故事 。
作家严文井说:“寓言是一个怪物 , 当它朝你走过来的时候 , 分明是一个故事 , 生动活泼;而当它转身要走开的时候 , 却突然变成了一个哲理 , 严肃认真 。”寓言的这种神奇效果是由寓言故事的特点决定的 。
因为寓言中的“寓”是“寄托、假托”之意 , 寓言就是用假托的故事来说明某个道理的文学形式 。我们阅读寓言故事 , 就可以通过分析故事中形象的特征来领悟寓言蕴含的道理 。
寓言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 , 也可以是物 , 一般来说 , 寓言中的人或物虽然表演不多 , 但大都有鲜明的特点 。
下面 , 我们通过庄子《逍遥游》开篇中描绘的鲲鹏形象 , 来理解庄子的本意 。
北冥有鱼 , 其名为鲲 。鲲之大 , 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 , 其名为鹏 。鹏之背 , 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 , 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 ,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 , 天池也 。齐谐者 , 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 , 水击三千里 ,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 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 , 尘埃也 ,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 , 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 , 亦若是则已矣 。
先来看鲲鹏的形象 。
“北冥有鱼 , 其名为鲲 。鲲之大 , 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 , 其名为鹏 。鹏之背 , 不知其几千里也 。”作者写鹏是由鲲幻化而成的 , 表现出鹏的神奇和出身不凡;两个“不知其几千里也”说明鲲鹏的体量之大 。

鹏程万里前面是什么句子了 鹏程万里造句子

文章插图

“怒而飞 , 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写鹏起飞的状态 ,  “怒”写它鼓动翅膀时充满力量 , “垂天之云”可见它翅膀阔大 , 像挂在天边的云 。这句表现大鹏冲天而起 , 势不可挡的力度和气势 。
“水击三千里 ,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写它起飞后的状态 。“水击三千里”“扶摇而上九万里” , 用夸张手法极力表现大鹏起飞时磅礴的气势和飞翔得高远 , 说明大鹏决不是平常的鸟 , 表明它是一个拥有超凡能力的形象 。
接下来 , 作者写了大鹏飞翔的另一个特点: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 就是说大鹏要等到海运风起时才能起飞 。
“抟扶摇而上”“去以六月息者也” , 说明它必须得在特定时间凭借大风才能起飞 。这就说明大鹏的起飞是需要条件的 。
再看大鹏到了高空后后看到的景象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