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上,阴虚阳盛者常表现为上盛下虚,上为阳,下为阴,所以针刺时,要先刺其下,补其阴,后泻其上,潜其阳 。比如高血压病,临床常表现为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等上盛下虚症,常选百会、风池、曲池、上巨虚、太溪等穴,在针刺顺序上可遵循先太溪、下巨虚、上巨虚,再百会、风池、曲池 。在依证的虚实定序规律中,补泻手法的先后顺序也有规律可循 。《难经》中“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当先补之,然后泻之 。”这里不仅指出了补泻的母子关系,同时也提出了补泻的先后顺序 。虚实夹杂之证,若需补泻手法同施,多先施补法,后施泻法 。
六、依主客经传变定序
表里同病,先刺主之原,后刺客之络;表里未传,先补客之原,后泻主之络 。
表里经由于其经络相合,而互为表里,因此疾病的传变常常是两经之间相互传变,例如手太阴肺病,可以传及手阳明大肠,此时肺为主,大肠为客 。相反手阳明大肠病传给手太阴肺,则大肠为主,肺为客 。杨氏《十二经治症主客原络图》中就有古人应用此规律的经验总结,今人用来也常会取得意想不到的疗效 。依“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原则,故表里未传,先补客之原,后泻主之络的理论 。也就是说,若表里经尚未传变,要先补将被传经的原穴,再泻传变经的络穴 。经气充盛了,邪气就难以深入,原气会聚之处在于原穴,所以治疗时应先补被传经的原穴 。络脉为联接两经的穴位,既是邪气传变的通路,又是两经经气相交接之处,所以在先补客之原的基础上,还需再泻主之路,以断其路 。
七、依病症与治法定序
针灸经典中,有关针刺顺序的系统论述不多,但有关具体病症的针刺先后顺序的记载并不少见,如《长桑君天星秘诀歌》中记载“天星秘诀少人知,此法专分先后施”,并对宿食、中鬼邪、脚气、耳鸣等十七种疾病详细记载了针刺的先后顺序,《拦江赋》、《席弘赋》、《玉龙歌》等中医歌诀中也有关于针刺取穴顺序的记载 。
此外,运用灵龟八法、子午流注针法时,当根据其针刺规律施术 。
如子午流注针法先刺值日穴位开穴,后刺其他穴位等 。
故针刺顺序是决定针刺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采取一定的针刺选穴顺序,对于激发正气,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作用 。
? 版权声明:
1、文源:中医思维+(zhongyisw) 。编校/Alice 。

文章插图
- 家里明财位和暗财位 明财位和暗财位摆什么
- 结婚照哪里风景拍的好 结婚照拍摄地点风水好吗
- 伯恩精密厂厂车路线 伯恩精密厂风水宝地
- 风水球喷泉安装视频 风水球喷泉图片大全
- 风水大师直播 风水师直播
- 何为风水宝地具备这几点 如何看好一块风水宝地
- 四兽的风水作用 风水四兽风水法详解
- 胡萝卜需要施什么肥 胡萝卜怎么施肥
- 春节的起源手抄报图片 新年手抄报内容怎么写?
- 额头两侧头发稀少怎么办 额头上的头发稀少怎么办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