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稻共生小龙虾养殖模式风险大吗?

最近几年,盱眙县人民政府大力推进小龙虾养殖的“虾稻共生”模式,笔者在进行技术推广和试验示范过程中,接触到许多小龙虾养殖户,他们都反映稻作共生模式是一种风险较低的种养模式,为什么这样说呢?

虾稻共生小龙虾养殖模式风险大吗?

文章插图
一次投入,多年受益
在稻田里小殖小龙虾的最大投入有:
1.田间工程建设 。主要是田间沟的开挖和防逃设施的投入,田间工程一且按标准建设好后,至少可以保证七八年的养殖时间 。
2.苗种的投人 。小龙虾亲虾入田后,常年捕捞也会源源不断地有小龙虾供应,以后不再需要苗种的投入了,因此养殖户没有继续资金投入上的风险 。
小龙虾的市场前景广阔
小龙虾受欢迎度非常大,老少皆宜,市场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因此养殖户没有销售上的风险 。
没有饲料投入的风险
小龙虾的食性杂,饲料来源多样化 。既可以投喂配合饲料,也可以投喂农村里常见的各种农产品,而且它的吃食量也很小,因此养殖户没有饲料投入上的风险 。
没有污染的风险
利用稻田养殖小龙虾,主要是采用生态养殖的方式,小龙虾吃食稻田里的昆虫和杂物,水稻吸收龙虾的排泄物,整个生态系统没有污染物的排放从生态环保的角度上看,是没有污染的风险 。
没有收入降低的风险
利用稻田养殖龙虾,即使龙虾价格较低,由于水稻的产量确保在550千克左右,也不至于亏本,而小龙虾的收入全部是额外的,因此养殖户没有收入降低的风险 。
技术上的风险较小
在稻田里养殖小龙虾,技术已经成熟,在高温疾病到来之际,龙虾基本上已经打洞繁殖,很少进行投喂以及其他的管理,因此养殖户没有技术上小龙虾的食性杂,饲料来源多样化 。
综上所述,稻虾共生模式养殖小龙虾风险较低 。
虾稻共生模式需要注意这些问题?
1、实施条件不具备
虾稻共生要求有充足的水源,且水质良好;土质以壤土为好,砂土不宜开展;水、电、路三通,农田水利工程设施配套,排灌方便 。但有的养殖户却将不宜养虾的稻田进行改造养虾,结果往往导致得不偿失 。
2、稻田改造不标准
虾稻共生必须以水稻为主,稻田改造时虾沟的面积最好不要超过10% 。但在实际生产中,有的养殖户在稻田四周开环沟,沟的宽度有3~4米的,有5~6米的,甚至有的达到7~8米,虾沟的面积超过20%甚至更多 。
3、苗种投放过多
虾稻共生模式中小龙虾养殖是一种比较粗放的模式,放养密度不能太高,否则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但有的养殖户龙虾苗种投放量过多,有每亩投放40公斤的,有投放60公斤的,最多有投放100公斤的,如此大量的投放苗种,一方面导致养殖成本大幅增加,另一方面也给日常生产管理带来了很多问题 。
4、龙虾集中上市
虾稻共生模式小龙虾在5月份会集中上市,短时间内市场上会大量充斥稻田虾,导致龙虾价格大幅下降 。为防止出现“虾贱伤农”现象,一方面要改变苗种投放模式,实现错峰上市,即在8月份左右放养亲虾,做好秋冬春期间培育工作,一是可以在3月底、4月初即可开始起捕繁殖后的亲虾上市,提前销售,错开龙虾集中上市高峰,从而提高经济效益;二是下一年养殖所需虾苗也得以解决,甚至可以对外出售一部分虾苗,进一步增加养殖效益 。另一方面要转变养殖模式,走品质和多元化经营路线,变“多养虾”为“养大虾”、“养生态虾”,比如大虾养殖、娱乐养殖、高品质出口、供销一条龙和食品深加工等,将成为小龙虾养殖发展的方向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