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小龙虾种苗繁育方式你知道哪些?

1、第一年放养,第二年收获 这种模式是针对未养殖过淡水小龙虾的池塘 。第一年放养小规格淡水小龙虾,放养规格在每公斤100只左右,亩放养量在20公斤左右 。经过1年的正常饲养,并不进行捕捞上市,留在池中作为亲虾使用,第二年开春进行起捕,捕出成虾,发现有抱仔的放回原池继续饲养,在捕大虾的同时,测算存塘的仔虾量 。根据放养计划,捕出多余的仔虾(如果仔虾量不足需要进行补放),一切准备妥善后,开展正常的成虾饲养管理 。养虾:淡水龙虾烂鳃病的防治

淡水小龙虾种苗繁育方式你知道哪些?

文章插图
2、第一年繁殖,第二年补苗 这种养殖模式主要是针对第一年已进行成虾养殖的池塘,在第一年养殖结束后,有意识地留部分成虾不捕捞,作为第二年的亲虾,让其在原池中进行交配、产卵、繁殖,一般亩留成虾10-15公斤 。第二年春天,待仔虾完全脱离母体后捕出亲虾,根据捕出的亲虾(主要是雌亲虾)量测算存塘的仔虾量,一般每只雌虾按产200只仔虾计算 。确定仔虾量后,经过10天左右的饲养,根据数量的大小,进行虾苗补放 。补放的虾苗规格尽量与原存塘虾苗相一致,既有利于生产管理,又可以防止相互残杀,提高仔虾的成活率 。
3、直接放养成虾 亩放规格每公斤40只之内达性成熟成虾40-50公斤,雌雄比例在1:5-2:1 。要求放养体质健壮、无伤病、体色自然的成虾 。放养后进行正常的饲养管理,并不进行捕捞,让其交配、产卵、繁殖、越冬,第二年春天捕出成虾及多余的仔虾,留下的仔虾进行正常饲养管理,最终养成大虾 。
4、一次放足苗种,捕大留小 这种养殖模式是直接放养苗种,但放养的规格必须在每公斤200只之内,规格过小成活率很低 。放养量根据饲料状况、池塘条件、经济实力、饲养水平等因素因地制宜,一般亩放养量在1-1.5万只,外购虾苗要注意运输安全,放养时要处理得当 。经过一段时间饲养,有部分达到上市规格就应立即起捕,减少存塘的虾量,力保余下的虾能快速生长 。在捕捞过程中,若觉得苗种密度过稀,也可以适当补充部分苗种,补充数量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整个生长期结束后,可以捕完全部的成虾,也可以有意识地留部分成虾作为来年的亲虾使用 。
5、直接放养抱卵虾 选用自己池塘中的抱卵虾或就近购买的,抱卵虾的运输时间越短越好 。每只抱卵虾的产仔量按200只计,确定抱卵虾的放养量,同时考虑到运输等各方面的影响因素,适当增加抱卵虾的放养量,增加幅度为10%左右 。为防止运输过程受精卵脱落,影响产仔量,在放抱卵虾的同时,按抱卵虾总量的5%放入雄虾 。
淡水小龙虾的苗种人工繁殖技术
建立室内水泥池进行工厂化繁殖淡水小龙虾苗种,采用流水或充气结合定期换水的方法,为虾苗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环境,因而可以进行高密度育苗,可根据养殖生产所需苗种,定时提供充足的虾苗 。
1.育苗设施工厂化育苗设施主要有:室内孵化池、育苗池、供水系统、供气系统及应急供电设备等 。有条件的育苗厂也可建设室内亲虾暂养池及交配卵池等 。繁殖池、育苗池的面积一般12~20m2,池水深1m左右,建有进、排水系统及供气设施,进、排水管道以塑料制品为好 。繁殖池及育苗池的建设规模,应根据本单位生产规模及周边地区虾苗市场需求量而定 。
2.抱卵虾放养及幼体孵化工厂化育苗所用的亲虾为池塘、湖泊或水库中采捕的抱卵虾;也可选用秋季收集的亲虾,经土池强化培育后,在池塘中自然交配产卵的抱卵亲虾 。抱卵虾的选择以受精卵子颜色基本一致,分批孵化,以保证所孵出的幼体发育基本同步,从而确保出池虾苗的规格基本一致 。抱卵虾可直接放入孵化池中,也可放入孵化池里的网箱中,网箱的网目大小能使虾苗穿过,直接进入孵化池中 。放养量为每平方米放养抱卵虾100只左右 。抱卵虾孵出蚤状幼体,吊挂于亲虾的腹部附肢上,蜕壳后成1期幼虾,幼虾在1cm以内时由亲虾保护,亲虾保护幼虾通常一周的时间,因此,要及时捕出产空的亲虾,幼虾分散于池的底层,营底栖生活,进行虾苗培育 。也可让抱卵虾在繁殖池中集中孵化,然后将幼虾用网捕捞出分散到育苗池中进行培育 。将幼虾按每立方米水2万~3万尾移到育苗池中培养 。幼虾的收集可用灯光、流水诱捕或排水网箱收集,在收集移苗过程中动作要轻、快,以防幼虾受伤影响发育及成活率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