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孝公儿子叫什么 樗里子风水


大秦帝国的崛起过程,可谓一步一个坎儿步步惊心,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六国联军叩关攻秦;主动出击向打开一条生路,诸将孟明视副将西乞术白乙丙在崤之战被擒 。要不是张仪连横、商鞅变法,秦国可能早就被打得奄奄一息了 。但是只有张仪和商鞅还是远远不够的,要想自保和图强,没有一大批能征善战的名将是不行的,而秦国最不缺的就是名将 。翻开《史记》我们就会发现,秦国从封国到一统,名将辈出,其数量甚至超过了其他六国的总和,要是细算的话,名垂青史的就不下二十人 。《史记》中记载最多的七位名将,请大家品评一下:哪位名将对大秦帝国的崛起贡献最大?是樗里子白起穰侯魏厓,还是蒙氏家族、王翦家族?
按照《史记》的记载来的,所以这名单中或许漏掉了一些应该参选的名将,那些人的故事咱们往后有时间再讲 。闲话少叙,先列名单:智囊樗里子、甘茂、白起、魏冉、蒙毅和他的孙子们、王翦父子、李信 。

秦孝公儿子叫什么 樗里子风水

文章插图

这其中樗里子的名字很多人看着都头痛,但是念起来却很直白,就念“出里子”就行了,解释起来就是一个住在有臭椿(樗)树的地方,而现在樗里子的后人基本都姓严,因为樗里子后来被封为蜀郡严道县(今四川省荥经县严道镇),被称为严君,所以姓严的读者很可能就是秦国名将樗里子的后裔,是很光荣的 。
樗里子,名疾,也称严君疾 。此公是风水堪舆行业的鼻祖,也是秦惠文王嬴驷的弟弟,所以姓嬴和姓严的一部分人,可能出自同宗 。司马迁在《史记》的自序中说:“秦所以东攘雄诸侯,樗里、甘茂之策 。作樗里甘茂列传第十一 。”所以咱们先说樗里疾和甘茂 。
作为秦惠文王(史记中称之为秦惠王)的弟弟,秦惠文王八年,樗里疾以右更的身份指挥了曲沃(这个县现在也没改名,归属山西临汾)之战,战果是“尽出其人,取其城,地入秦” 。二十五年,伐赵取蔺、攻楚取汉中,为秦国拓展了版图增加了兵员(取其人的目的就是收为奴隶,奴隶有战功可以升为平民获得爵位) 。
秦惠文王薨逝后,樗里疾与甘茂分为右左二丞相,秦昭王七年樗里疾卒,临终遗言:“后百岁,是当有天子之宫夹我墓 。”结果百年后汉朝“长乐宫在其东,未央宫在其西 。”樗里疾也就成了风水堪舆行业的鼻祖 。又因为秦国有民谣说“力则任鄙,智则樗里”,所以又被称为“智囊樗里子” 。
秦孝公儿子叫什么 樗里子风水

文章插图

樗里疾为秦昭王右相,跟他肩膀头齐的左相叫甘茂 。提起甘茂大家可能不大熟悉,但是他那个神童孙子甘罗,大家都再熟悉不过了,但是“甘罗十二岁拜相”是没有的事儿,他当的是上卿,跟丞相之位只差那么一点点 。甘罗以雄辩见长,而其祖父甘茂则是诸子百家无所不通 。秦武王三年,甘茂伐韩,攻取宜阳,阵斩韩军六万,一战成名 。
这时候有读者说了:樗里疾和甘茂的战功似乎不足以位列秦国七大名将吧?这问话有道理,但是咱们今天是以《史记》为依据,所以先把这二位列出来,然后再说一个被很多史书和电视剧抹黑的一位秦国功勋名将 。这位功勋名将叫魏冉,史书中一般都称他为穰侯魏厓,在介绍范雎的史料中,魏冉是一个嫉贤妒能的专权者,对列国投奔秦国的人才一直持抵制排斥态度,而事实上魏冉也不是本土秦人,而是楚国人,是秦昭王母亲宣太后的弟弟 。魏冉很善于发现人才,要是没有魏冉的发现和保荐,白起也成不了一代名将(昭王十四年,魏厓举白起,使代向寿将而攻韩、魏,败之伊阙,斩首二十四万)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