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基围虾养殖技术有哪些可靠的?

基围虾池塘养殖技术:场地水源选择、建塘、消毒、清塘肥水、放苗、日常管理等 。
场地:选水源充足、水质优良且排灌水方便的地方建造池塘,水深控制在1-2m即可,池塘最好为长方形 。清塘培肥:放苗前15天对池塘进行消毒,放苗前7-10天施撒适量有机肥和无机肥 。环境:水温最好在18-25℃左右,耐盐范围在0-34%之间 。放苗:5月下旬进行 。管理:快速生长期增加投饵量,确保饵料充足 。

池塘基围虾养殖技术有哪些可靠的?

文章插图
一、养殖场地选择
(一)虾池
虾池条件基本上与养鱼池相同,可利用原淡水养鱼池塘进行养殖 。要求水源充足,水质好,PH值7.5左右,透明度大,无污染 。泥沙底质,土质坚实,面积以2—10亩为宜,水深1.2—1.5米,长方形为佳 。池堤坡比1:2 。2.5,池底坡比1:3以便排水 。有独立的进排水渠,排水方便.进排水闸双层,一层闸板一层筛绢过滤网 。
(二)清塘
新开的虾池.曝晒2—3天即可进水.老塘则需清淤曝晒一冬,清除塘边杂革,并严格清塘 。在虾苗放养前20天,用生石灰100千亩,在小水坑中化开趁热全池泼洒 。清塘7—10天后,即放苗前7—10天,进水口用80目筛绢过滤进水,水深50厘米,选择晴天施放肥料以培养池中基础生物饵料 。用发酵熟化的有机肥如人粪尿、鸡粪、猪粪等100—150干克/亩,均匀撒开;或用无机肥尿素2M办亩 。过磷酸钙1咖办亩,全池泼洒;隔日以等且追肥一次 。一般7—10天水色转肥呈浅黄绿色,透明度在30厘米,表明水中生物饵料较为丰富 。测定水温、PH值,条件均适宜则可以投放虾苗 。
二、虾苗放养
(一)、苗种淡养
虾苗必须淡化至池水比重1.003以下才可直接移人淡水养殖,淡化处理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须历时1周以上为好 。
(二)、苗种质量
要求苗种体长在o.7厘米以上,体质健朗,弹跳有力,体表外观清洁整齐 。虾苗运到目的地后,运输苗种充氧袋内的水温应调节到与养殖池水温接近 。
(三)、放苗量
单养基围虾,体长0.7—1.0厘米虾苗每亩放苗3万—5万尾 。或放经过哲养体长2.5厘米以上的虾苗2.5万尾-3.0万尾 。
三、养殖管理
(一)、水质管理
水质要求pH值为7-8,镕氧不低于4毫升,水色以黄绿色为好,透明度在30-40厘米 。放养前期每隔5天左右加水10厘米,夏季高温季节一般1—3天加水一次,加至最高水位 。平时勤巡塘,经常换水,改善水质 。有条件的池塘最好配备增氧机 。
(二)、投饵管理
虾苗下塘养殖前一个月主要依靠塘中浮游动物作为饵料或辅以少量的细微颗粒饵料,一个月后以人工配合饵料(虾料)为主,辅投淡水贝类、杂鱼 。配合饵料日投饲4-5次,设置饵料台,以便检查摄食情况 。投饵量根据季节、水温和水质等情况灵活掌握 。如水温在20度—30度时基围虾摄食旺盛,应做到多投饵料,水温低于15度时则少投饵 。
(三)、病害防治
坚持以防为主的原则、养殖期间,每月用生石灰15干办亩泡成乳液全池泼洒,以杀灭病菌和驱除敌害,同时可补充钙质促进虾蜕壳生长 。饲养40-50天后若池内敌害生物逐渐增多,须及时进行中期清塘 。单养虾的池塘可用条子饼(干重)每立方米水体8-10克(使用时将茶子饼捣碎,用水浸泡12小时.取其汁全他泼洒),既能杀死虾池内的野杂色,又不会影响虾的正常生长 。
四、捕捞与运输
(一)、收捕
一般在淡水池塘中养殖60-100天,可达7—10厘米长的商品规格 。采用轮捕方法捕大留小 。常用捕捞方法有:第一,拉网捕虾 。借用拉网渔具,在底质平坦的池塘一般三网起捕率在70%以上 。第二,陷阱(或地笼)网收捕 。夜间、清晨虾有喜沿池边群游的习性,一般伤晚下网,第二天早晨收网 。此种收捕方法可陆续向市场供府活虾 。第三,放水收虾 。根据虾在黄昏或黎明前后活动能力强的习性,在傍晚5—6时或凌晨4 。5时开启闸门放水收虾,水流应慢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