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受精卵孵化过程要怎么管理?( 二 )


2、抱卵虾的放养与受精卵孵化结果
抱卵虾放养量为20~40尾/米2 。2007年10月15日至11月1日,该所将3 960只抱卵虾分成3批,采取3种增温方式进行孵化试验,共获0.6~1.2厘米稚虾71.6万尾 。2007年控温孵化试验,剔除死亡抱卵虾后,平均孵化率为81.6% 。
三、离体孵化
小龙虾受精卵通过一个柄像葡萄一样黏附于雌亲虾的腹肢上,连接卵和腹肢的柄由小龙虾产卵时排出的黏液硬化而成 。有雌亲虾精心护理时,受精卵尚不至于从母体脱落,但受外力拨弄后,比较容易与腹肢分离,分离的受精卵在环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仍可以正常孵化成仔虾 。小龙虾受精卵的这种特性为离体孵化提供了可能 。
小龙虾苗种生产中,较长的受精卵孵化过程,对雌亲虾的体能是严峻的考验 。池塘洞穴孵化环境和人工构建的非洞穴孵化设施中都出现了抱卵虾死亡现象 。尤其是后者,抱卵虾的死亡率更高,有的达到50%以上 。抱卵虾死亡引起的受精卵损失给苗种生产造成较大的被动性 。为减少因抱卵虾提前死亡引起的受精卵损失,科技工作者已研究、开发出了小龙虾受精卵的离体孵化新技术,该技术主要由受精卵剥离、集中孵化和仔虾收集几个部分组成 。
1、孵化装置的构建
小龙虾受精卵比重略大于水,被剥离的受精卵静置于水中时,将沉在水底 。自然状态下,刚孵化出的小龙虾仔虾自主活动能力差,必须附着于雌亲虾的附肢上 。这两种特性决定了小龙虾受精卵的离体孵化装置应具备两种功能,一是必须有定时翻动受精卵的能力;二是让刚孵化出仔虾有附着的载体 。因此,离体孵化装置应作如下设计:孵化床的上方设置喷淋器,不间断喷水,保持受精卵始终处于流水状态,为防止受精卵局部缺氧,受精卵孵化床的底部设置定时拨卵器,每隔2~3分钟翻动受精卵1次;根据孵化水温预测小龙虾胚胎破膜时间,于破膜前3~5小时放入经严格消毒的棕榈皮等附着物 。
2、受精卵的剥离
小龙虾胚胎受温度、光线等多个因子影响,剥离受精卵时,要特别注意环境条件的变化 。为防止因环境条件剧变引起的胚胎死亡,可以在产卵池边设置临时手术间,尽量减少受精卵运输和存空气中暴露时间 。手术间必须避强光、避风、保温,各种手术用具严格消毒 。受精卵剥离时,用左手将小龙虾抱卵虾抓住,使卵块朝向带水容器,用右手持软毛刷从前向后轻轻刷落受精卵 。剥离受精卵的操作关系到胚胎受损害的程度,也直接影响着孵化率 。因此,操作过程一定要轻、快,尽可能缩短操作时间 。
3、受精卵离体孵化管理
孵化过程中主要做好温度控制、水流管理和霉菌防治三项工作 。
①温度调节:受精卵离体孵化装置的用水量较少,可以在水源池中添加电加热器和温度自动控制仪来调节孵化用水的温度,较适宜的孵化温度为22~24℃;
②水流控制:静置于孵化床上的受精卵靠上方喷淋和池底的拨水装置满足溶氧要求;
【小龙虾受精卵孵化过程要怎么管理?】③离体孵化的过程中,应坚持用甲醛溶液对受精卵进行浸洗杀霉、防霉处理 。甲醛的浓度为70~100毫克/升,浸洗时间为15分钟,两次浸洗的时间间隔为8小时 。为减少未受精卵和坏死胚胎对正常胚胎的影响,每天都要漂洗受精卵,尽可能将坏死卵分离出去 。
4、仔虾分离和内源营养期管理
<p>受精卵经两周左右时时间的孵化,胚胎会陆续破膜成为仔虾 。此时的仔虾尚不能独立生活,需要依附在像母亲虾腹肢一样的附着物上,靠卵黄继续支持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直到完成2~3次蜕皮后,具备独立觅食能力,才能离开附着物开始营外源性营养生活 。受精卵离体孵化情况下,这个阶段的管理很重要,既要将刚孵化出的仔虾和受精卵分离,又要营造仔虾的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条件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