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做法:在胚胎破膜前3~5小时,将消过毒的棕榈皮、水葫芦根须等附着物吊挂在受精卵上方的水中,出膜的仔虾依附于附着物上,再将附着物连同仔虾一起移入虾苗培育池 。经3~5天的暂养,仔虾逐渐分散觅食,开始正常的苗种培育 。
受精卵的离体孵化技术仍处于试验阶段,孵化率较低,目前尚未开始生产性应用 。苗种生产实践中,这种方法可以作为因抱卵虾死亡引起受精卵损失的补救措施,技术成熟后可以主动将所有抱卵虾腹肢上的受精卵剥离、再集中孵化,口J大大节约小龙虾受精卵的孵化成本,为小龙虾菌种的有计划、批量化供应提供技术支持 。
小龙虾是怎样孵化出来的?
小龙虾是怎样从受精卵到成熟的?前几篇谈了小龙虾从交配到抱卵(受精卵)一系列的研究结果,这篇再谈从小龙虾抱卵(受精卵)到孵化出的过程及需要注意的事项和相关研究 。
小龙虾胚胎形态及发育时间
小龙虾的胚胎(从受精卵)发育过程可分为7个主要时期,即受精卵、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无节幼体期、复眼色素期、孵化期 。胚胎发育各期形态与实验室控制条件下相同,各期出现的时间序列见表 。
小龙虾是怎样孵化出来的?
积温指温度X时间(天),也就是孵化期32天积温520孵化期的温度就是520/32=16.25℃ 。
从直观颜色来判断受精卵发育情况
大致为:受精卵初始卵径达2毫米,随着胚胎发育进展,受精卵在不同发育时期颜色呈现有规律的变化,从初产时的淡乳白色依次变为深褐色,出现黑色眼点,最后变为橘红色,此时幼体即将孵出 。在32℃水温下,受精卵发育过程中的上述颜色出现时期依次为:淡乳白色1~5天;深褐色12~14天;眼点出现20~33天;橘红色28~35天;破膜而脱离母体35~40天 。
水温对胚胎发育的影响
9月份产出的受精卵的水温处于适合受精卵孵化的正常水温,此时的最低水温为 19℃,而最高水温为30℃,在整个孵化期间的平均水温为25.8℃,这是比较适合小龙虾受精卵的发育,所以在此期间产出的受精卵在母体上的孵化时间为 17天-70天,然而,在11月份产出的受精卵所处的水温在10℃左右,不利于受精卵的发育 。在控温的条件下,过了几天就发现受精卵已经发霉、死亡;而在未控温的自然水温条件下,受精卵都成活较好 。其受精卵的发育时间可以从当年的11月份延续 到次年的2.3月份,持续的时间长达90天~100天 。
分析三种条件下的可能原因:
1、9 月份,受精卵处于合适的水温条件下,此时受精卵内的溶菌酶及其他因子都很活跃,所以,胚胎破膜的时间较快;
2、将11月份产出的受精卵从10℃左右的水温箱中移到26℃的控温水中,由于受精卵的发育对水温的变化非常敏感,所以受精卵会死亡;
3、将11月份产出的受精卵让其在自然水温下发育,由于水温低抑制了受精卵内的促其发育的因子,所以,受精卵发育缓慢 。
小龙虾幼体形态及发育时间
刚出膜的幼体为一龄幼体,以后每蜕皮一次,被称为相应龄的幼体 。
一龄幼体附肢粘于母虾的刚毛上,而且富含卵黄,复眼一对,不具眼柄,不能转动,无第一腹肢和尾扇.从一龄幼体到二龄幼体约需10天;第二龄幼体仍有卵黄,具眼柄,能转动,出现尾扇,能游泳和摄食,第三龄幼体卵黄消失,第一腹肢出现,附肢齐全,可以离开母体活动,仍不时回到母体腹部 。
有报道称,小龙虾幼体在孵出后的10天-13天即达到第四附肢就开始脱离母体 。幼芽吸附母体1周~2周,经2次~3次蜕皮后,幼体自行离开母体而营独立性活 。
- 大棚可以养殖小龙虾吗有哪些要注意的?
- 小龙虾养殖密度多少合适?
- 小尾寒羊羊羔多久断奶?
- 小龙虾适合在什么地方养殖?
- 怎样降低小龙虾在运输过程中的死亡率?
- 小龙虾养殖出笼时间是什么时候?
- 2022小龙虾养殖技术关键点有哪些?
- 池塘人工养殖小龙虾前需要准备什么?
- 新挖的小龙虾池塘漏水和渗水要怎么办?
- 小尾寒羊公羊多大可以配种?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