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头鹅养殖技术有哪些( 二 )


第三,保持室内干燥,饮水器一定要平放不致溢水,地面粪便要经常清理,地面也可撒放垫料(如干河沙、锯木屑等),以利吸湿 。第二周起每天中午晴好时开启部分门窗,以排除室内湿度及硫化氢等有害气体 。如有条件,可在育雏保温室设置缓冲空间,效果更好 。
2、中雏期的管理:雏鹅脱温后进入中雏期,将雏鹅从网上转至地面(中雏舍),此期的鹅只已基本能适应外界气候,但在天气较冷时仍须注意保温 。开始时室内温度保持达20℃,随着日龄的增长过渡至常温 。此期也是鹅长骨架和羽毛的主要阶段,在天气晴好时让鹅在室外水池边自由活动和洗澡,以锻炼体质,接受阳光照射,以促进钙磷的吸收 。开始每天2小时~3小时,之后逐渐过渡到白天放于室外自由活动,晚间转至室内饲养 。
3、大鹅期的管理:狮头鹅肉鹅饲养至9周龄以后,主翼羽已长出10厘米~15厘米,应转入育肥期,此期管理上主要是尽量限制鹅只的活动范围,使之减少消耗热而多长肉,达到育肥的效果 。方法为适当增大饲养密度,限制下水时间(有条件可转至网上饲养,每平方米可养4只~3只),但应供足饮水,经10天~15天育肥即可上市 。中大鹅的饲养均在地面,因此每天必须清除室内鹅粪,晚间应添加垫料,以保证室内地面环境干燥,室外运动场每隔2天~3天清除一次,并做好消毒工作 。
三,疫病防治
养鹅场每天都必须做好环境清洁卫生和定期消毒工作,杜绝传染来源,并根据周边及饲养场疫情动态制定免疫程序,做到防重于治,搞好常见病的防治工作,促使鹅健康发育 。
1、小鹅瘟:小鹅瘟病是鹅的主要传染病,对养鹅生产威胁很大,且近年来不但小鹅发病,大日龄鹅只(50日龄以上)同样也会感染发病 。本病最有效的预防办法是通过母鹅免疫产生抗体传给子代,对未有母源抗体的雏鹅预防方法是在5日龄~7日龄注射小鹅瘟弱毒疫苗一头份,15日龄二免注射1.5头份 。实践证明,通过免疫的鹅群能有效控制小鹅瘟病的发生 。如发病时可用抗小鹅瘟血清治疗 。
2、鹅感染鸭瘟病:鸭瘟病常发生于20日龄以上,鹅只一旦发病,死亡率较高,预防方法是在12日龄注射鸭瘟疫苗,每只雏鹅10头份,21天龄二免注射,每只雏鹅20头份,通过免疫的鹅群,能有效预防本病的发生 。
3、啄癖:网上饲养啄癖最为常见,病因较多,如长时间灯光过强,饲养密度大,温度过高,缺乏某种微量元素等均可导致发生 。如果初发生啄羽现象,就应立即分析查明原因,针对病因给予及时处理 。
四,狮头鹅简介
1、体型外貌
狮头鹅的全身羽毛及翼羽均为棕褐色,边缘色较浅、呈镶边羽 。由头顶至颈部的背面形成如鬃状的深褐色羽毛带 。羽毛腹面白色或灰白色 。狮头鹅体躯呈方形,头大颈粗,前躯略高 。公鹅昂首健步,姿态雄伟 。头部前额肉瘤发达,向前突出,覆盖于喙上 。两颊有左右对称的肉瘤1~2对,肉瘤黑色 。公鹅和两岁以上母鹅的善肉瘤特征更为显著 。喙短、质坚、黑色,与口腔交接处有角质锯齿 。脸部皮肤松软,眼皮凸出、多呈黑色,外观眼球似下陷,虹彩褐色 。颌下咽袋发达,一直延伸至颈部 。胫粗蹼宽,胫、蹼都为橘红色,有黑斑 。皮肤米黄色或乳白色 。体内侧有似袋状的皮肤皱褶 。
2、产肉性能
在以放牧为主的饲养条件下,70~90日龄上市未经肥育的仔鹅,平均体重为5.84㎏(公鹅为6.18㎏、母鹅为5.51㎏),半净膛屠宰率为82.9%(公鹅为81.9%、母鹅为81.2%),全净膛屠宰率为72.3%(公鹅为71.9%、母鹅为72.4%) 。
3、产蛋性能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