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蛋季节在每年9月至翌年4月,母鹅在此期内有3~4个产蛋期,每期可产蛋6~10个 。第一个产蛋年度平均产蛋量为24个,平均蛋重为176.3g,蛋壳乳白色,蛋形指数为1.48 。两岁以上母鹅,平均年产蛋量为28个,平均蛋重为217.2g,蛋形指数为1.53 。在改善饲料条件及不让母鹅孵蛋的情况下,个体平均产蛋量可达35~40个 。母鹅可使用5~6年,盛产期在2~4岁 。
4、繁殖性能
种公鹅配种都在200日龄以上 。公母配种比例为1∶5~6,放牧鹅群在水中自然交配 。1岁母鹅产的蛋,受精率为69%,受精蛋孵化率为87%;两岁以上母鹅产的蛋,受精率为79.2%,受精蛋孵化率为90% 。母鹅就巢性强,每产完一期蛋后,就巢一次 。全年就巢3~4次 。个别母鹅无就巢性,或就巢性很弱 。此类鹅只占总数的5%左右 。雏鹅在正常饲养条件下,30日龄雏鹅成活率可达95%以上 。母鹅可连续使用5~6年 。
五,狮头鹅饲养管理技术
雏鹅的饲养管理
1、雏鹅的饲养:雏鹅出壳后24~36小时开食为好 。1~3天内,白天喂4~5次,夜间喂2次,每次喂到七八成饱 。5~10日龄的雏鹅,消化能力增强,可逐渐增喂次数,白天喂6次,夜间喂2次 。日粮配方:米饭与混合饲料20%~30%,青料70%~80% 。另外,日粮中应给予骨粉2%~3%、贝壳粉0、5%,食盐0、3%等矿物质 。11~20日龄的雏鹅,以喂青料为主,精料与青料的搭配比例为1:4~8 。此时雏鹅已能放牧吃草,饲喂次数可减少至白天4~5次,夜间1次 。21~30日龄的雏鹅,体质增强,消化能力提高,精料与青料的搭配比例为1:9~12,白天喂2~3次,夜间喂1次,并可逐渐延长放牧时间 。
2、雏鹅的管理:由于雏鹅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不强,因此除应精心喂养外,还要特别注意加强保温、保湿等方面的管理,具体要求如下 。
①保温:一般出壳后要保温2~3周 。目前农村多用自体供温与人工供温相结合的方法 。不同日龄的雏鹅所需的温度不同,1~5日龄时要求维持在27℃~28℃;6~10日龄时为23℃~24℃;11~17日龄时为19℃~20℃;18~24日龄时为15℃~16℃ 。
②防湿:育雏室的窗门不宜密闭,要注意通风透光,室内相对湿度以维持在60%~65%为宜,室内不宜放置湿物,水槽中的水切勿外溢,以保持地面干燥 。
③分群:雏鹅可采用地面分格垫草圈养,将育雏室分为若干小间,每小间饲养30~50只 。清洁卫生和防鼠:经常打扫地面和更换垫草 。育雏室晚上要点灯,以便观察雏鹅的动静和防止鼠害 。
④隔离:在日常管理中如发现体质瘦弱,行动迟缓,食欲不振,排粪异常的雏鹅应马上隔离饲养和治疗 。
六,成年鹅的饲养管理
1、成年鹅的饲养:成年鹅可采取以喂青料或放牧为主、补料为辅的饲养方式 。成年鹅生长发育快,食欲旺盛,可整天放牧,同时适当补料 。每只鹅一天约采食青料1、5~2、5公斤,补喂混合精料0、8~1公斤 。补料次数:30~50日龄,每昼夜喂5~6次;51~80日龄,每昼夜喂3~4次 。在日粮中应给予3%~4%的骨粉或贝壳粉和0、3%的食盐 。
2、成年鹅的管理
①当气候暖和、天气晴朗时可进行全日放牧,中午在牧地补料,在炎热天可上午提前放牧,10时左右收牧补料;下午3时出牧,晚上6时收牧回舍补料 。
②放牧前后要清点只数,检查鹅群的采食与健康状况,如发现病鹅弱鹅,应立即隔离治疗 。
③放牧时以60~100只为一群,将鹅群赶到牧地,在途中应慢慢行走,不可聚集成堆,也不要让鹅群曝晒或雨淋 。
④进舍前让鹅在水里洗净身上的污泥,在舍外休息与喂料,然后再赶入舍内 。
- 如何提高鹅的养殖效益
- 养一只鹅的利润是多少呢?
- 泥鳅黄鳝混养养殖技术分析
- 冬季奶牛的高效养殖技术有哪些
- 大棚养鹅一年30万骗局是怎么回事?
- 大鹅养殖怎么整?
- 种鹅饲养管理技术
- 市场上的鹅肝多少钱一斤?
- 黑天鹅的养殖前景
- 种草养鹅技术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