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的孵化技术分析

鹅的人工孵化逐步转为电器孵化 , 电孵比传统的摊床孵化优点更多 , 如温度均恒、干净卫生、管理方便等 。缺点是设备投资稍大 。如采用电器变温孵化 , 可以显著提高鹅蛋的孵化率 , 现将鹅的孵化技术介绍如下:

鹅的孵化技术分析

文章插图
一 , 设备及入孵程序
变温孵化鹅 , 一般采用多个孵化机组合配套 , 采用全进全出制 , 分阶段设置不同环境进行孵化 。可将整个孵化期分3个或4个阶段 。
1、如果分为3个阶段 , 则分别为1~14天、15~28天、29~31天 。温度分别为38℃、37.5℃、36.5℃ 。
2、如果分为4个阶段 , 则分别为:1~9天、10~18天、19~28天、29~31天 。温度分别为38℃、37℃、37℃、36.5℃ 。
后者适合有一定规模的孵化厂 , 前三个时期在不同的孵化机内 , 设置不同的温度和湿度进行孵化 , 29~31天在出雏机内进行 。这需要2~3台孵化机和1台出雏机 。
二 , 鹅蛋的结构特点
【鹅的孵化技术分析】鹅蛋的相对表面积较小、蛋壳厚、壳质坚硬 , 不易破碎 , 外壳膜也厚、气孔小、内壳膜坚韧 , 导致气孔封得很严 , 直接影响了气体交换、水分蒸发、热能传导和啄壳出雏 。常规的孵化技术雏鹅不易破壳 。
1 , 种蛋的选择和消毒
种蛋应来自健康优良的鹅群 , 合理的饲料营养也是影响种蛋质量的重要因素 。此外 , 蛋重、蛋形、蛋壳品质 , 蛋的新鲜度、清洁度 , 以及适当的公母配比 , 都是选择鹅蛋的必要条件 。种蛋产出后一般要经过2次消毒 。第1次 , 在存放前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按1立方米容积30毫升福尔马林、15克高锰钾熏蒸消毒20~30分钟) 。第2次 , 在入孵时浸泡消毒可一并洗去蛋面污物(可以用0.1%新洁尔灭或0.03%~0.05%高锰酸钾水泡2~3分钟 , 洗净沥干后入孵) 。
2 , 种蛋的保存和放置
保存种蛋的适宜温度为10~15℃ 。适宜时间以1周内为好 , 最多不超15天 , 超过15天种蛋的孵化率明显下降 。适宜湿度为75%左右 。保存时间超过1周者 , 每天可进行1~2次翻蛋 , 改变角度即可 。如把种蛋箱一侧垫高 , 下一次翻蛋把另一侧垫高 。种蛋库要清洁卫生 , 不能有阳光直射 。
三 , 温湿度的控制
1、温度:由于鹅蛋具有外壳膜、蛋壳、气孔和内壳膜等特殊结构 , 孵化初期 , 种蛋受热慢 , 其含脂率相对较高 , 加上中后期产生大量的生理热 , 使散热发生困难 。所以在孵化过程中 , 施温的原则是:入孵前期高、中期平、后期略低 , 出雏时稍高 。应当注意的是:蛋温与机内气温是不同的 , 两者因胎龄、机器风力、外界气温的差异而有较大差别 , 电孵机测量的温度一般是机内气温 , 应注意监测胚蛋温度 。温度的掌握因机型、气温、鹅蛋品种的不同而不同 。
2、湿度:温度的原则是两头高、中间平 。前期1~9天为65%~70% , 中期10~18天为60%~65% , 后期19~28天为65%~70% , 出雏期29~31天为72% 。前期 , 胚胎要形成大量的羊水和尿囊液 , 且机内温度较高 , 相对湿度应稍大些 。中期 , 为排除羊水和尿囊液 , 湿度应稍低 。后期 , 为防止绒毛与蛋壳粘连 , 相对湿度应增大到与前期相同 。出雏期湿度应更大些 , 为72% , 25天后可结合喷水来增加湿度 。湿度不可过大 , 超过75%可造成通风不良 , 胚胎因气体交换差而引起酸中毒 , 导致胚胎窒息死亡 。另一方面 , 出壳时湿度过大 , 机内细菌大量繁殖 , 雏鹅容易脐部感染而发生脐炎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