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开拓市场的“天龙八步”营销之路

记得多年前看到过好象是王朔写的一句话,大意是:中国人的事情就得中国人自己来办才能办得好,你要不信的话,你就是把北京承包给美国总统里根,他最多也就能多修几座立交桥 。
中国市场太大、太复杂了,所以各种理论,不管是自己从实战中摸索出来的,还是从西方照搬过来的,都有取得成功的先例,但也都有失败的惨痛教训,所以我曾说过类似的观点:在现阶段的中国,没有哪一种理论是不能成功的,但也没有哪一种理论敢说自己是一定成功的 。
经过这么多年的市场一线摸爬滚打,看过、听过、亲身参与过N多个品牌成功或失败的例子,总结出来适合中国市场的市场营销方法,将所谓“定位”、“切割”、“市场营销战略”、“销售管理”充分结合在一起,按照此思考问题的逻辑顺序,对于中国市场开拓成功的可能性可能会增大几分 。

中小企业开拓市场的“天龙八步”营销之路

文章插图
第一步:确定你的“销售渠道”
第二步:确定你的“对手”
第三步:找出你的对手的优势之中的“弱点”
第四步:根据对手的“弱点”再决定你的“营销组合”
【中小企业开拓市场的“天龙八步”营销之路】第五步:确定你的“销售政策”
第六步:确定的“销售团队”
第七步:确定你的“尖刀单品”
第八步:(只给老板看的):充分授权,但要有效监控
下面详细进行解释
第一步:确定你的“销售渠道”
“渠道为王”的观点对吗?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个观点我是完全赞成的,它至少是适合中国目前的市场实际情况的 。
“渠道”就好象是“纲举目张”中的“纲”,也象是一个人穿衣服的“领”,只有先确定了要做哪个渠道,才能决定营销环节中产品开发、价格制订、价格体系制定、包装形式、销售政策、销售团队组建、促销政策、激励形式等等一系列的其他环节 。
古语有云“隔行如隔山”,这句话放到现在的中国市场,我认为是不对的,至少也是不准确的 。准确的说法应该是“隔渠道如隔山”,即便是相同的产品,不同的渠道的操作手法,从一开始的产品策划阶段都是相差非常大,差之毫厘,又往往失之千里 。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化妆品行业里的所谓日化线和专业线之分,就不是许多的所谓“策划专家”所能熟知的,
再比如:KA、商超渠道和CS渠道之分 ;
即便是同为商超渠道业态,也可以分为:NKA、LKA、包场单店、流通等业态 。同样一瓶200ml的洗发水,在流通业态最多只能卖到12.8元左右,再高就基本上销不动了;但同样品质的洗发水,在终端渠道(KA、包场等),也即需要促销员用人力来推销的渠道,至少要卖到21.8元才有可能维持下去 。
对这些不同渠道的运作特点,如果不在这个渠道里吃过亏、有过血和泪的教训,是不大可能了解的 。
渠道选的不对,就会导致正面一系列的事情全是错的 。
选了A渠道,但用其他渠道的思维方式来运作,也基本上可以断言失败了!
第二步:确定你的“对手”
我常举的一个例子,“石头、剪刀、布”的游戏中,我出哪个是对的?出哪个又是错的?
答案是:都对,但也都错;
关键看我的对手出什么!
所以选准渠道的基础上,就要确定你的竞争对手!
找准了竞争对手才能谈到下面的一系列步骤!不要做包场渠道拿宝洁做对手;做CS渠道拿商超渠道的品牌做对手;不要做商超渠道的护肤品,不去参考百雀羚、丹姿、相宜、韩束、韩后、欧贝斯,反而去研究自然堂、珀莱雅、美肤宝、丸美,当然后之宜然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