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出行日均减少114万辆车次出行

分享经济释放运力
大数据已经成为互联网公司用来进行数据分析和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 。昨日,滴滴出行、无界传媒共同举办“知道-2016中国城市智能出行论坛”,并发布了《中国智能出行2015大数据报告》 。报告指出,分享经济是智能出行的重要方式,在过去一年,通过释放社会化运力,仅滴滴快车和顺风车两个产品,日均减少114万辆车次出行 。
近3亿用户全年出行128亿公里

滴滴出行日均减少114万辆车次出行

文章插图
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年底,包括滴滴出行在内的智能出行平台上活跃着3亿乘客和1000万司机(车主),注册用户数以月均13%的速度增长 。智能出行已覆盖全国,其中杭州渗透率最高 。
过去一年,滴滴出行不断满足用户需求、丰富产品形态:从出租车扩展到快车、专车、顺风车、巴士、试驾车;从叫一辆车到一个座位,拼车愈加流行;以前大多服务个人用户,现在有企业版本进行全员服务……
与此相辅相成的是,作为全球最大出行平台的滴滴去年完成14.3亿订单,相当于每个中国人滴过一次车;累计行驶时间4.9亿小时,相当于昼夜不歇行驶56000年;累计行驶里程128亿公里,相当于环绕中国29万圈 。
滴滴日均减少114万辆车次出行
《报告》认为,分享经济通过释放社会化运力,可以缓解高峰期的出行难题 。滴滴平台数据显示,仅快车拼车和顺风车两个产品,每日就能为城市减少114万辆车次出行 。
减少的这114万辆车次的出行,相当于北京每天减少2.1%的车出行,或者广州每天减少1.6%的车出行 。一年下来,能节省5.1亿升汽油燃烧,减少1355万吨碳排放,相当于多种11.3亿棵树的生态补偿量 。
值得注意的是,滴滴大数据还精确捕捉到突发事件和特殊时间节点来临时,人们出行状况发生的变化 。无论是天气因素还是社会事件,创业的兴起还是股市震荡,都影响了市民的出行 。
北京智能出行渗透率高
随着城市规模和人口总量的不断扩大,“打车难”问题日渐严重,在城市偏远地区、早晚高峰时段、拥堵路段、 或是遇上恶劣天气,几乎是“一车难求” 。《报告》针对滴滴平台中年累计订单量大于100万的城市统计了“最难打车城市排名”,榜单显示,重庆打车最困难,厦门紧随其次,上海排名第三 。北京排名第十 。
有关人士指出,北京打车难度并没有想象那么大,与北京智能出行渗透率高有一定关系 。报告数据显示,北京智能出行渗透率(智能出行用户量/常住人口数)全国排名第二,仅次于杭州,北京每月人均移动出行4.7次,位列全国第四 。
滴滴出行平台大数据同时显示,北京最难打车时间段为每天一清早的5:10至5:20,成功率仅50.7%;最易打车时间段为每天早高峰后的10:10至10:20,打车成功率可达90% 。秀水街附近、工人体育馆附近、复兴门成北京最难打车地点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