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3、验证太空生活质量
空间站距离地面393公里左右,这个距离刚好是一种高真空、强辐射和微重力的环境 。
而在空间站里面,是能够不受强辐射和高真空的影响,而微重力却无法通过空间站消除,在长时间失重的环境里生活,人体会发生什么样的改变,也是十三号航天员重要的任务之一 。
事实表明,在6个月的失重环境下,航天员的身体发生很大的变化 。

文章插图
在太空停留6个月之后,航天员的身高会长高3%左右,这是由于在失重的环境中,人体不像在地面那样受挤压,脊椎周围的肌腱和韧带处于完全放松的状态增长 。
但是,宇航员身高增长就是一种假象,在返回地球之后,在受到重力的影响下,身高会慢慢恢复到原来的高度,而这个过程,宇航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痛疼感,
另外,通过地空连线,我们看到宇航员的脸圆了很多,这可不表示在太空吃得比地面上好,而是人在微重力的影响下产生的不良现象 。

文章插图
人体内含水量较高,水含量占人体60%以上,大部分水以液体形式存在,血液中存在流动的水,细胞中存在支持各种化学反应的水,在地面上,人体受到重力影响,血液会往下沉,下肢血压更高,看起来下肢也更加浮肿一些 。
太空站重力很微弱,航天员的血液不会沉到下肢部分,而是全身分布均匀 。身体上部分充血量过多,会导致皮肤看起来更显浮肿,脸部的浮肿变化更加明显 。除了血液上移导致脸部变胖,摄像机镜头拍摄的图像畸变,也让航天员脸部看起来更胖 。
神舟十三号此行很重要的一个测试,就是进一步验证航天员在轨驻留6个月的健康、生活和工作保障技术,以此来完善后期我国长期在轨飞行的科学保障 。

文章插图
4、科学实验和科普教育
在轨的6个月时间里,3名航天员出来对空间站的日常保养以外,还进行了很多针对性的科研实验,这可科研成果有的会跟随3名航天员一起返回地球,有的会等待新的航天员照料 。
3名航天员在轨期间,首次建立了空间条件下细胞的长期培养体系和细胞模型,利用这样的体系和培养模型,科研工作者完成了几项国际领先的生命科学实验 。
中国航天员训练中心研究员、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 李莹辉介绍说:
我们完成了国际上首例从人体尿液中的肾上皮细胞,通过基因重编程的方式,把它转化成生机勃勃的、具有多种功能的干细胞,又分化成为心肌细胞 。通过基因编辑技术编辑了一个荧光蛋白,那么通过荧光蛋白的荧光,我们就看到在收缩过程中钙信号的闪烁过程,这也是国际上第一次看到了心肌细胞(在失重环境下)美丽的收缩过程 。

文章插图
另外,本次在轨期间,还有很多课题进行试验,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今后中国航天员飞得更远,飞得更健康做一系列的验证 。
根据在轨飞行期间的各项数据,科研人员会分析出最科学的生保体系,从而对后期载人飞行实施优化,确保每一位航天员的生命安全 。
另外,从2013年神舟十号航天员乘组第一次太空授课,到2021年12月的第一次“天宫课堂”,再到2022年3月23日的第二次“天宫课堂”,太空授课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青少年 。
- 孩子的抚养费要给到何时
- 2021年大寒日子好吗
- 风水房子下面有水沟好不好 水沟上面盖房子
- 遇到这些面相的人赶紧远离
- 荠菜是种子植物吗 野生荠菜种子怎么种
- 家常辣子鸡丁 辣子鸡丁的配料
- 婚前一方买的房婚后共同还贷房子归哪方
- 棕树是什么科植物 棕叶子是什么植物
- 子时出生的女孩命运如何 子时生女孩是什么命运
- 哪些面相的人投机取巧对最为在行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