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互联网,学生可以跳过中介找到家教,并在和老师沟通后,可选择让老师上门授课或其他方式的线下授课 。近年来,家教O2O平台受到市场的欢迎 。2014年以来,大量教育机构、互联网企业纷纷投入家教O2O平台,经历了一段井喷期 。
【家教O2O市场在混战中转型】然而,富裕了的平台拿到钱后,却出现了许多乱象,平台以补贴“烧钱”垄断师资,对教师资质审核不严,教师们则在平台上“刷单”赚钱 。钱烧光之后,并没有积累下忠诚的用户,很多家教O2O平台开始无以为继 。
6月27日,曾在半年内融资1.5亿的家教O2O平台“请他教”宣布转型 。创始人陈远河对南都采访人员表示,由于资本以及用户价值难沉淀等原因,“请他教”决定彻底放弃O2O业务 。

文章插图
专家认为,乱象过后,家教O2O平台已经淘汰掉一些不适合市场的企业 。日渐转冷的家教O2O市场,是否还能迎来春天?
家教O2O的潮起潮落
家教O2O市场的兴起,追溯起来不过两年 。
2014年6月,前新东方执行总裁陈向东创办了家教O2O平台“跟谁学”,同年10月,业界人称“三毛”的草根创业者陈远河创办了类似的平台“请他教”,昂立教育创始人刘常科和精锐教育创始人胡国志则联合创办了“轻轻家教”,家教O2O领域出现三足鼎立之势 。
随后,“家教O2O公司”,“好老师”(原名为“师全师美”)、“疯狂老师”、“老师来了”等多家家教O2O公司陆续创立 。2015年年中,家教O2O经历了一段井喷期 。据不完全统计,一年之内最少有100个家教O2O品牌应运而生,但后来都渐渐陷入了沉寂 。
这段时期里,有近10家家教O2O公司通过了多轮高额融资,其中“跟谁学”在2015年3月获得5000万美元的A轮融资,打破此前小米维持4年之久的A轮融资纪录---创立15个月后获4100万美元融资 。“请他教”也在半年内共获得1.5亿元融资,“轻轻家教”则在4个月内完成四笔融资 。
然而,从2016年开始,家教O2O发展形势面临严峻下滑的威胁 。首先出现问题的是“老师来了”,该公司在2014年9月获IDG资本的数百万人民币的天使融资,并在去年3月获得200万美元的A轮融资,但同年9月B轮融资失败后,最终宣布倒闭 。而现在,另一个家教O2O品牌---“请他教”,也宣布退出O2O业务 。
6月27日,“请他教”创始人、CEO陈远河在朋友圈宣布放弃O2O业务,正式转型 。他对南都采访人员坦言,这一决定是出于对资本市场的考量,“由于前期要投入大量资本,后期才能考虑盈利,没办法继续这种做法 。”
陈远河表示,另一原因是他认为O2O模式比较难做成,因为用户价值难沉淀,品牌难被认可 。他举了个例子,“请他教”作为中间方连通了学生和老师,但师生关系一旦确认,很可能以后就会越过中间方直接联系,而“请他”教就相当于替人作嫁衣 。
事实上,“请他教”转型的原因,在家教O2O风生水起之时的一番乱象中,就已经可以窥见端倪 。
艾媒咨询创始人兼CEO张毅表示,此前家教O2O市场竞争非常激烈,每个细分领域里面都有上百家企业在竞争,因此企业为了融资,将竞争对手淘汰掉,各企业烧钱都非常厉害 。“但实际上,依靠补贴这种方式,消费者的忠诚度不高” 。张毅说,当钱烧完了,这些企业自然就无法继续下去 。
老师光“刷单”不上课
彼时,有雄厚资金支持的各大家教O2O平台展开了“烧钱”补贴大战,为吸引老师入驻,平台纷纷打出“月薪上万”的口号 。根据2015年9月“疯狂老师”发布的数据,2015年8月份老师平均收入为27936元,前30%的老师平均收入甚至达75423元 。公开报道显示,“疯狂老师”曾给在线的老师每月补贴课时费的20%,这就是业内经常说的口号“你上课,我补贴” 。
- 网络直播市场2016上半年营收82.6亿
- 顺丰东南亚业务 顺丰加码东南亚市场
- diy电脑赚钱吗 DIY电脑市场兴起
- 直通车全面引流的优化技巧
- 阿里在印度电商市场苏醒
- 阿里巴巴凭什么做到亚洲第一
- 奢侈品投诉 淘宝整治奢侈品市场
- 中国生鲜电商市场融资情况 500亿生鲜电商市场
- 农产品批发市场宣传标语
- 淘宝红海和蓝海市场是什么意思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