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生鲜电商年中格局与趋势( 二 )


2015年 , 有9家生鲜电商处在第一梯队:我买网、顺丰优选、沱沱工社、飞牛网、本来生活、天天果园、易果、甫田和美味七七 。今年4月 , 美味七七已经倒下 , 沱沱工社和甫田网则放弃第一梯队的争夺 , 主攻细分市场 , 两家移动生鲜电商杀入第一梯队 。下图是笔者根据第三方的统计数据及定向市场调研 , 对垂直生鲜电商第一梯队的综合评估(飞牛网转向全品类运营 , 不再列入生鲜电商的讨论范畴) 。
在第一梯队的8家电商中 , 我买网(中粮)和都市菜园(光明)是国资背景的企业 。在产业链的源头农业生产上 , 国企具备一定的资源优势 , 举例来说 , 农业耕地每亩每年有平均1000元左右的流转成本 , 而国有土地无需流转 。这种供应链的源头优势也很明显的传递到电商零售端 , 我买网在粮油品类更具竞争力 , 而在进口生鲜方面就不如其他生鲜电商 。
不过 , 手握好牌 , 不一定意味着能轻松取胜 , 特别是在一个并未成型、充满机遇和风险的市场之中 。光明集团很早就开始布局生鲜电商 , 分别收购了上海本地生鲜电商菜馆家和做有机食品宅配的一亩田 , 如今又重金投入都市菜园 , 再加上旗下还有上菜网 , 但是 , 这样的布局并没有显示出资源整合的优势 。
本来生活其实是一家综合能力很强的电商 。首先 , 本来生活有很强的营销能力 , 在“褚橙”一炮而红之后又打造很多农产品品牌 , 也率先推出了很多生鲜电商的营销活动 , 本来生活的营销能力优于其他几家电商;其次是对上游的深耕 , 从最早的买手制 , 到目前的定制生产 , 再到跟源头基地合作打造农产品品牌;还有就是对流通渠道的整合 , 即B2C和P2B(农产品基地-渠道商/零售商)的结合 , 打通供应链让流通环节效率更高 。
顺丰优选在今年年初第四次换帅 , 据Alexa的统计数据 , 它在PC端的流量也逐渐降低 , 可见王卫对顺丰优选的发展并不满意 。生鲜电商跟快递企业是两类企业 , 一个是做2C快消市场的 , 一个是做2B注重运营的 , 这导致两类企业在文化、管理和运营上差异很大 , 这其实是顺丰优选最大的问题 。申通、圆通、天天快递等快递企业也都涉足过生鲜电商 , 大都以失败告终 。
天天果园和易果是第一梯队的两家专注水果品类的生鲜电商 , 深耕细分领域多年 。去年 , 天天果园携手京东 , 而易果投奔阿里 , 分别找到了电商的大靠山 。京东为天天果园提供了很好的物流支持 , 这是有利的一面 , 但是也失去了淘宝天猫的流量支持;易果跟阿里合作 , 虽然自身变得势微 , 但是做强了天猫生鲜超市 。天天果园+京东VS易果+阿里 , 在水果品类的竞争将长期存在 。
移动电商的崛起与隐患
在今年第一梯队中有两家新成立不久的“移动电商”:每日优鲜成立于2014年底 , 拼好货成立于2015年5月 。之所以能够短时间杀入第一梯队 , 是因为移动电商高速发展的机遇和模式的创新 , 其中拼好货的“社交拼单”模式帮助其快速的拓展了市场 。还有一点是 , 相比第一梯队的其他几家竞争对手 , 它们采取精简SKU的方式 , 只做热卖单品 , 这可以让企业运营效率更高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