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书河图,产生于河洛地区 。河洛地处中原腹地,以洛阳为中心,西至潼关、华阴,东至荥阳、郑州,南至汝颖,北跨黄河至晋南、济源一带,“居天下之中”,“中国”一词最早即指此地 。洛书河图中,“河”指黄河,“ 洛”指洛河,在黄河与洛河交汇的流域,古代人民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形成了象征华夏文明源头的河洛文化 。

文章插图
河图、洛书是中华文化、阴阳五行术数之源,汉代儒士认为,河图就是八卦,而洛书就是《尚书》中的《洪范九畴》 。河图、洛书最早记录在《尚书》之中,其次在《易传》之中,诸子百家多有记述 。太极、八卦、周易、六甲、九星、风水等等皆可追源至此 。
河图与洛书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历来被认为是河洛文化的滥觞,中华文明的源头,被誉为“宇宙魔方” 。相传,上古伏羲氏时,洛阳东北孟津县境内的黄河中浮出龙马,背负“河图”,献给伏羲 。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后为《周易》来源 。又相传,大禹时,洛阳西洛宁县洛河中浮出神龟,背驮“洛书”,献给大禹 。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划天下为九州 。又依此定九章大法,治理社会,流传下来收入《尚书》中,名《洪范》 。

文章插图
孟津龙马负图寺《龙马记》曰:"龙马者,天地之精,其为形也,马身而龙鳞,故谓之龙马 。高八尺五寸,类骆有翼,蹈水不没,圣人在位,负图出于孟河之中焉 。"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周易》,正是源于洛阳东北孟津黄河龙马背负“河图”的典故 。

文章插图
孟津龙马负图寺
龙马负图寺传始建于晋穆帝永和四年(公元 348年),是为感念"人文之祖"伏羲的功绩,在图河故道上建起的第一座祭礼场所,是河洛文化中"河图"出现地,也是中华易学的发源地,距今已有1600余年 。位于洛阳市孟津县会盟镇雷河村,是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因历代战乱,屡建屡废 。经修复的负图寺大殿,重修伏羲龙马像,并建山门一座,在图河架石桥三座,逐步恢复寺院原貌,使其发展成为炎黄子孙的祭祖圣地和""河图洛书"的研究中心 。
洛宁县洛出书处与仓颉造字台相传,大禹时,洛阳西洛宁县洛河中浮出神龟,背驮"洛书",献给大禹 。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划天下为九州 。又依此定九章大法,治理社会 。流传下来收入《尚书》中,名《洪范》 。《辞海》在解释“河图洛书”一词时又说:“一说禹治洪水时,天帝会赐给他以《洪范九畴》(《尚书·洪范》) 。刘歆认为《洪范》即洛书 。”《后汉书·五行志》载:“禹治洪水,得赐‘洛书’,法而陈之,《洪范》是也 。”又《汉孔安国传》载:“天与禹洛出书 。神龟负文而出,列于背,有数至于九 。禹遂因而第之,以成九类常道 。”

文章插图
洛出书处碑刻
“洛出书处”位于河南省洛宁县西20公里的长水镇,这里是黄河最大支流洛河---出峡入川交界地 。
河洛文化之源---洛书就出在这里 。该处,现 在洛书之标志---刻有“洛出书处”四个大字的汉魏时期和清雍正二年的两通遗存大碑,此碑恰在洛河上下游分界处,上游多系深山峡谷,下游一马平川,为先民繁衍生息之地,其西侧为龙头山,山顶有“禹王庙”、“洛河龙神庙”和“洛书赐禹之地碑”等古遗迹;龙头山南有紫盖寺遗址及明代吏部尚书耿裕墓,其南临洛河,对面石壁上有“岳武穆行军至此”的石刻和武穆营遗址;其相邻为“仓颉造字台”;其西为“灵龟负书处”之玄沪水,至今,在悬崖峭壁上刻有广东道进士西蜀刘武臣书石刻诗一首,碑址在千亩淡竹包围之中 。
- 十年风水轮流转的说说
- 客厅家居风水布局 客厅的风水布局
- 天然风水葫芦什么样 风水葫芦大小的作用一样吗
- 富贵竹在风水上有什么讲究吗 富贵竹有什么风水意义
- 风水小故事简短 家庭风水小故事大全
- 想自学风水看什么书 自学阴阳风水看什么书好
- 风水昵称 两个字的风水微信名称
- 有钱人都信风水 经常说没钱的人在风水上
- 风水上什么是孤山 山顶有乌云风水
- 什么风水会导致夫妻不和谐 什么风水对夫妻不好呢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