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已经越发深入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平台的广告宣传、产品质量、售后服务、投诉处理、信息安全,电子商务环节中的方方面面,都与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切实相关 。
临近“3·15”消费者权益日,平日里大家耳熟能详的各大电商平台,在过去的一年里,究竟有着怎样的网络口碑?
3月5日,法治周末与第三方舆情监测谷尼国际软件(北京)有限公司合作,以淘宝网、天猫商城、京东商城、唯品会、聚美优品、一号店、国美在线、苏宁易购、当当网、亚马逊这十家在国内影响较大的电子商务平台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和梳理了2015年1月至12月期间,网络上出现的有关上述企业的媒体报道和微博内容(其中媒体报道104262条,微博内容4565条),并重点关注了涉及上述企业的负面信息内容(其中媒体报道8082条,微博内容365条) 。

文章插图
由于各家电子商务平台的规模不同,所受到的关注程度也不同,单纯比较负面信息内容绝对数量的多少,并不能客观地反映其网络口碑状况;而比较各家电子商务平台其负面信息占所有相关报道和微博内容的比例,更能说明问题 。
按照负面信息在涉及各家电子商务平台媒体报道总量中占比进行降序排列,依次为唯品会(70.9%)、亚马逊(63.2%)、京东商城(38.7%)、当当网(37%)、1号店(32%)、国美在线(24%)、苏宁易购(12.4%)、天猫商城(7.8%)、聚美优品(4.8%)、淘宝网(3.5%) 。
按照负面信息在涉及各家电子商务平台微博内容总量中占比进行降序排列,依次为京东商城(23.4%)、聚美优品(19.6%)、苏宁易购(16.8%)、唯品会(13.2%)、亚马逊(9.8%)、1号店(9.6%)、淘宝(7.1%)、天猫(6.7%)、当当网(5%)、国美在线(1.4%) 。
唯品会:
媒体报道70.9%为负面信息
尽管一直声称“100%正品特卖”,但唯品会的假货问题却一直受到质疑——在所有涉及唯品会的相关媒体报道中,高达70.9%的内容均为负面信息 。
纵观2015年,唯品会经历了多次售假风波,涉及服饰、珠宝、手表等品类,而2015年12月8日唯品会周年庆活动上公然销售假茅台(600519,股吧),可谓是影响最为恶劣的一次 。品控不严、与商家沟通不畅、处理问题时间过长、欠缺保障机制,是诸多用户对唯品会的评价 。
唯品会限时限量的品牌特卖模式,曾经是吸引用户的杀手锏,但这样的模式显然也遇到了瓶颈:首先,特卖模式不再是唯品会的专属,各大电商平台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都上线了特卖专区,让消费者有了更多选择 。
其次,依靠库存来降低商品售价的做法,并不具备长久的可操作性,一旦库存商品销售殆尽,如何保留习惯了低价消费的用户,便成为难题,而这其中,便存在假货进入的空间;最后,随着网络消费趋于理性,限时抢购的策略能在多大程度上打动消费者,愈发成为值得思考的问题 。
聚美优品:
近20%微博负面信息居第二名
如果仅仅从媒体报道中看,聚美优品的网络口碑还算不错,负面信息并不算多;但从微博内容上看,19.6%的负面信息让聚美优品高居榜单次席 。
2015年的聚美优品,除了一直难以根除的假货问题外,其股价急剧下跌,也成为其企业形象中难以抹去的污点,众多负面信息,均是围绕着这些问题 。可以说,聚美优品成为了新媒体环境中广大网民调侃的对象 。
这样的结果,与聚美优品奉行“时尚娱乐+电商”模式不无关系 。聚美优品CEO陈欧“明星企业家”的特殊身份,为聚美优品的宣传推广赚足了眼球 。曾经一句风靡电商业界“我为自己代言”的广告语,让陈欧走进了大众的视野,得到了更高的关注度 。
- 央视揭秘618物流配送
- 相亲交友交友软件 最新交友软件app排行榜
- 哩咔交友软件app 最新交友软件app
- 2022交友app 最新app交友软件
- 电商销售的过程中的八大软肋
- 2019最新qq伤感签名男生带悲伤个性签名
- 可以打电话的聊天软件 常伴交友app最新版
- 相亲软件需要会员 facebar交友软件最新版
- 卖家们这些免费推广渠道
- 虾皮电商能卖日化产品吗?哪些品类不能做?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