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大战始于2015年 共享单车大战本质


过去的时候,自行车厂生产自行车卖给用户,卖出去一辆就赚一辆车钱,卖出去的越多赚的越多,跟着自行车厂发财的还有整个产业链上的人如经销商,修车铺等 。现在不一样了,自行车厂大可不必把自行车卖给用户,弄个app和智能锁,装上去,然后把自行车放在全国各大城市的路边收租金和押金就行,然后还美其名曰:共享单车 。
如果我把我的自行车租给你,那叫共享,如果只是一个人或者一个公司出租所有的自行车,应该叫自行车租赁,共享应该是用户与用户之间的共享,而不是一个公司把所有的车拿出来租赁,叫共享 。所以说共享单车其实是混淆了概念 。因为过去的自行车租赁是找个人看着,当面收钱 。现在不用了,弄个带网络功能的智能锁放在路边,收了押金,按时间和距离收钱就行,其实本质上还是自行车租赁 。从本质上看现在的共享单车应该都叫自行车租赁,更确切的叫法应该是移动互联网自行车租赁 。

共享单车大战始于2015年 共享单车大战本质

文章插图
所以说共享单车创业没什么技术含量,过去的自行车厂只要找个外包团队花了十几万开发个app和智能锁,在生产的自行车上一装,找点工人搬到路边就能赚钱 。有些自行车还是很传统,只知道卖车给互联网公司看着人家融钱,毕竟中国市场这么大,你放点自行车到三四线城市也是能赚钱的啊 。可是反观这些自行车厂几乎都不开窍,都是傻乎乎的传统思维,好不容易有一个开窍了,就是永安行,结果去上市了 。
永安行上市收入从哪里来?看新闻说是和政府合作,赚政府的钱,也是没谁了 。你能从三四线政府的手里赚多少钱?中国政府的钱就是那么好赚的?假设从政府手里赚不到钱,那就是上市赚股民的钱,但是好不好赚,真不好说,真不如学学摩拜和ofo赚投资人的钱多好 。
所以说传统企业活该做一辈子的传统企业,因为他们永远不会开窍,即使开窍了也放不开,做不大 。
既然说共享单车创业没什么技术含量,那么肯定有人反问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做,共享单车竞争的本质是什么?下面我就说说共享单车背后真正的竞争本质是什么 。
第一:看谁钱多
既然共享单车没有什么技术含量,那么剩下来的就是看谁的钱多了,钱越多买的车越多,放的地方越多,比如之前的共享单车都喜欢放地铁口,因为地铁口流量大,骑得人多,后来地铁口放满了,竞争大了,开始放公交站,放小区门口……以后全国几千个县都能放 。
所以要把共享单车放遍1600多个县(百度的数据),就需要很多钱 。钱越多,机会就越多,中国放完了,还可以放外国 。所以共享单车的本质就是钱多,车多,这个共享单车竞争的第一个本质,钱多是第一个条件 。没钱的话,就没几辆车,你能收多少租金和押金?从目前市场来看,共享单车远远还没有到饱和的程度,大家基本上都是在一线城市pk的头破血流,三四线城市基本还是空白,所以未来还有很大的机会 。
第二个本质是:看谁用户多
用户是干嘛的?给你带来收入的,用户越多收入越多,押金越多 。假设一个人收100块押金,2000万人就是20个亿,共享单车打开了押金的盈利模式风口,过去记得新闻曝光北京地铁有几十个亿的押金,因为每张地铁卡押金20元,押金的盈利模式才是最牛逼的,余额宝那么牛逼就是因为中国那么多的屌丝都把自己的那点钱放到了里面,共享单车的押金也一样,相当于每个用户存100块到银行里了 。
所以用户越多,押金就越多,押金就是金融,可以有很多盈利模式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