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违法违规 整治“第三方支付”( 二 )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央行一直未再发放新的支付牌照,并陆续注销一些违规经营的支付机构牌照 。比如浙江易士公司存在大量违规挪用客户备付金、伪造编造支付业务、超范围违规发行网络支付产品等严重违规行为,该公司牌照于去年8月被注销;涉及非法集资的广东益民、挪用备付金的上海畅购的牌照也已注销 。
根据整治方案,对未尽职履责甚至与支付机构合谋的备付金存管银行,采取限期改正、警告、罚款、通报批评、暂停或终止备付金存管业务等措施进行处罚;强化备付金存管银行关于客户备付金损失的责任,必要时提供流动性支持;央行还将逐步取消对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的利息支出,降低客户备付金账户资金沉淀 。
近期,支付清算协会已制定了有关非银行支付机构自律管理评价办法,逐步开展分类评价工作,第三方支付机构将面临第一次评级 。
不过,此次整治对业内而言,也并不全是利空 。严格准入带来支付牌照价格看涨,收购支付牌照的现象频频 。
备付金管理的技术抓手
备付金风险整治和制定备付金集中存管方案,是此次整治的另一大重头戏 。根据整治方案,制定备付金集中存管方案的时间表是今年8月底 。
如何落实备付金管理,一直是个让监管部门头疼的问题 。按照央行有关制度,“支付机构的实缴货币资本与客户备付金日均余额的比例不得低于10% 。”
据采访人员了解,大部分第三方支付机构都基本落实了这一制度,但因支付宝沉淀资金过于庞大,一直未能完全落实 。目前支付宝备付金账户沉淀资金总额已达约1100亿元,在260多家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备付金总额中占一半以上 。如果按照前述10%的要求,支付宝实缴货币资本约为110亿元 。不过据采访人员了解,支付宝目前实缴货币资本约50亿元,远未达到监管要求 。
另外,根据有关备付金存管制度,第三方支付机构开设的备付金账户最多不超过五家银行(业内统称“1托4”)以便于统一监管,保证资金安全 。但在实践中,第三方支付机构大多数是“一托几十个备付金账户”,支付宝最多时曾“一托200多个备付金账户” 。至今,支付宝还在100多家银行分支机构中开设备付金账户 。
加上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封闭账户体系,支付机构相当于扮演了跨行清算的角色,多头连接相当于变相清算,隐患较多 。“闭环资金不透明、信息来源不明、交易不留痕,不利于央行的监管,一旦发生流动性风险,很容易被互联网企业放大为系统性风险,没有几家支付机构能承担得起 。”一位央行人士表示 。
此次“网联”的搭建,正是针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上述痼疾 。据一位央行人士向采访人员介绍,“网联”是完善备付金集中管理的技术基础平台,为备付金集中存管落地做准备 。“建设这个平台的目标是解决跨行问题,包括容量要能满足需求,这样第三方支付机构就没有其他理由直连银行 。”
整治方案明确称,“平台建立后,支付机构与银行多头连接开展的业务应该全部迁移到平台处理 。逐步取缔支付机构与银行直接连接处理业务的模式,确保客户备付金集中存管制度落地 。”
此前,大量第三方支付机构直连银行的理由是,除了银联没有其他通道可以选择 。
“技术手段是个核心抓手 。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管理,仅仅靠行政规章不现实,因为违法成本低,支付机构不执行,监管部门也很无奈;通过技术手段是落实制度的基础 。”支付清算协会的一位专家表示 。
谁来主导“网联”
采访人员获悉,对于“网联”如何设计,支付清算协会已酝酿两年,方案几易其稿,最终方案还要由央行拍板 。据介绍,作为整个支付行业共有、共享的平台,“网联”将由支付清算协会的会员单位出资建立,包括支付机构和银行都可参与入股,共建共用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