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风水吉宅图解 宅后有圆土坑风水( 二 )


中国土地辽阔 , 各地风俗信仰不同 , 但城隍无分南北 , 是一个普遍之神 。县官不如现管 , 他最大的特点就是按辖区工作 , 保佑百姓平安 , 类似现在的方格化管理 。凡神都是人造的 , 因此习惯上总要拿一个现实的人来做躯壳 , 就像写小说要有个原型 。比如关公被推举来作财神 , 秦琼、尉迟恭被选来作门神 。至于城隍的替身 , 并无统一规定 , 由当地百姓自己选举产生 。我在百度上查了一下 , 一般都是品学兼优、政绩卓著、可以信赖的人物 。比如杭州曾是南宋都城 , 它的城隍就是宋代的民族英雄文天祥 , 其天地正气足以保民永远平安 。那么 , 这座长城脚下的明代小城堡 , 该选谁来任城隍呢?这一线史上最出名的人物要数范仲淹 。
北宋与长城外的西夏长年对峙 , 屡遭败绩 , 守边武将已畏敌如虎 , 皇帝就把文臣范仲淹派去带兵 。范保家卫国真是赤子忠心 , 他带着自己16岁的长子 , 亲自上阵 , 一夜之间筑起了一座土城 。又大刀阔斧地改革兵役制度 , 重用本土将领 , 连打了几个胜仗 , 终于使边防巩固 , 人民安居 。宋仁宗说 , 有范仲淹在前线 , 我可以睡一个安稳觉了 。范长年在这里风餐露宿 , 枕戈待旦 , 有他那首著名的《渔家傲》为证:“塞下秋来风景异 , 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 , 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 , 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 , 将军白发征夫泪 。”他彻底实践了自己“先忧后乐”的思想 , 至今还坐在这个小庙里 。我仔细端详眼前的这尊城隍 , 他方脸圆腮 , 一个冬瓜式的面型 , 还真像史上留下的范公画像 。说来有趣 , 范仲淹这一族 , 至今家谱不绝 , 还有一个范氏宗亲会每年都有活动 , 我因学术故忝列为顾问 。每逢聚会 , 我就奇怪范家的基因怎么这样强大 , 虽时过千年 , 仍一个个阔脸大耳 , 酷似先祖 。今天见到的这个城隍也是此貌 , 难怪一进门就似曾相识 , 如遇故人 。
我仔细研读出土的碑文 , 它先交代城隍的设置:“城隍有祠 , 遍于环宇 , 非只大都巨邑而也 。虽一村一井 , 莫不图像而禋祀之 。”古之帝王“张刑罚以禁民之恶 , 立天地百神之祀 , 使民不教而自劝 , 不禁而自惩 。”又说明城隍的作用:“设官 , 以治于治之所及;设神 , 以治于治之所不及 。上天为民虑者深且切也!”原来 , 古代的政治家早就明白 , 单纯的行政管理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 既要依法治国 , 也要依德治民 。“治之所及”是什么呢?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现实的方方面面 。“治之所不及”是什么呢?就是各人心中所想 , 他们的世界观 。这才是一片无边的天地 , 一股巨大的潜在力量 。一念之善 , 春风化雨;一念之恶 , 翻江倒海 。所以歌德说有两种东西 , 总是让人敬畏 , 那就是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 。而在古代中国 , 遍布于城乡的城隍 , 就是这种道德普及的最后一公里 。你不能不说这是古人的伟大发明 , 且能寓教于美 , 托人塑形 , 以艺术的方式呈现于民 , 流传于后 。你看那些泥塑人物多么生动 , 600年仍衣带如水 , 神清目明 。城隍不只是劝人行善 , 还导人审美 , 亦是一尊美神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