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消费群体 淘宝要进化成消费社群

在纯粹的购物场景之外,淘宝正在形成一个买家互助、知识共享,并且以购物为导向的内容社区 。
双12期间,拥有手淘一级入口的“问大家”,日浏览量接近3000万,单个话题最高关注人数达到了28万,活跃度正向着知名问答社区知乎靠近,而“问大家”诞生仅仅一年 。
在淘宝直播、淘宝头条等内容形式的之外,这个具有内容和社区双重属性的“问大家”,是否会是淘宝内容化探索的又一神器?对于卖家和买家而言,又该如何把握这个新的趋势呢?

淘宝消费群体 淘宝要进化成消费社群

文章插图
“泛问题类提问”将触角延伸至购前
淘宝买家对“问大家”想必并不陌生,这一功能最早出现在2015年10月份,其使用场景为,买家如果对正在浏览的商品有任何疑惑,可以在详情页“宝贝评价”下方“问大家”板块向所有购买过该产品的买家提问,同时,也可以浏览此前的买家回答 。
与“宝贝评价”不同,“问大家”模块的回答机制采取了定向分发模式,也就是说,淘宝会就活跃度、回答意向、是否在线等维度将问题推送给部分已购买的买家,“问大家”的内容在真实性上大大提高,这一点让“问大家”一经推出就收到了淘宝买家的喜爱 。
据手淘产品平台部高级产品专家季山透露,基于商品的“问大家”,目前每天发起提问的用户数在50万左右,每个问题平均有两个回答 。让季山更为欣喜的数据是,每个问题的当天回复率在60%,一分钟内容回复率在20%,超过50%的问题会在10分钟内得到回答 。
基于淘宝商品的‘问大家’实际上解决了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临门一脚的问题,但更多的消费者其实在购前也有很多困惑,比如情人节给恋人送什么?这类需求是淘宝历来的导购模式所覆盖不到的,即便是千人千面的智能展现也很难涉及 。
季山告诉采访人员,基于此,2016年下半年开始,淘宝开始尝试将“问大家”扩展至泛问题类提问,也就是说,类似于“第一次见丈母娘送什么?”等模糊性问题也可通过“问大家”,向手淘所有剁手党、达人求助,进而解决消费者的购物困惑,为消费建立链路 。
打开手淘可以发现,“问大家”目前在首页最底下的菜单栏中间拥有一个一级入口,在这里,买家不仅可以通过图文的形式晒自己买过的好物,也可以就个人的某些购物困惑进行发问 。
以“来不及了,快点晒晒你今天淘到的战利品!”为例,在双12期间,该问题迎合了大众购物潮,吸引了高达64万人围观 。而略带调侃性质的“有哪些健身装备可以让自己看起来比较专业?”的PV也有17万 。一个非常特别的问题是“有哪些匠心好店可以推荐给大家”,平均每位观看用户的停留时间在131秒,在这一问题中,购物达人们晒出了各种类型的淘宝特色店铺,颇有趣味性 。
季山告诉采访人员,相比一味追求提问数量的增长,淘宝更关注用户使用率,这代表了“问大家”在解决消费者购物困惑的能力,而目前,“问大家”相关内容的每天浏访问人次已经达到了3000万 。
挖掘淘宝优质内容
今年年初,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在2016年度淘宝网卖家大会上表示,淘宝已完成无线化,而内容化、社区化和本地生活化将是淘宝未来的三大方向 。
实际上,淘宝一直期望加入社区型产品,但是这并不容易,季山回忆,在手淘做一个垂直的社区产品,最大的问题在于,如何构建社区的氛围?即对于淘宝这个购物平台而言,用户参与社区的场景是什么?在没有摸透这个问题前,淘宝走了不少弯路,做过一些并不成功的产品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