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人店铺运营 红人店主做大粉丝圈( 二 )


随着小维店铺的流量增长,办公地点从1个别墅变成5个别墅 。然而,2013年,由于入驻天猫的品牌商逐渐发力,小维开始面临巨大的考验 。
双重夹击中建设团队
在天猫和淘宝爆款店铺的双重夹击下,小维选择从内部开始改造,建设中层团队,改变一人作战的状态 。
2013年,一些发展较好的淘宝店开始往天猫转型,天使之城、百分之一、七格格、妖精的口袋等先后入驻天猫商城 。小维原创女装店铺也在这一时期选择转型 。
一开始,小维直接把淘宝店的照片搬到天猫,但是照片调性偏生活化、偏店主风格,与商城模式并不相符,顾客不买单,销量不佳 。而像七格格则用统一的场景、以服饰为主的拍照风格,成功转型天猫 。
接下来,小维店铺尝试做了些改变,请了外模和专业团队进行拍摄 。最终在视觉上,店铺满足了天猫的调性,但却错过了最佳的转型时期 。最初一年,小维在天猫销量保持平行状态,月销售额维持在30万元左右 。
此时,淘宝店铺的风向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错过了天猫流量红利期的小维重回淘宝后,却发现爆款店迅速发展 。一家店靠一个爆款产品,月销量就能达到十几万,可以稳居类目第一 。一瞬间,小维失去了优势,手足无措 。
当时,另一家淘宝店的经历也给彷徨中的小维敲响了警钟 。该店铺风格独特,曾因国外街拍被消费者追捧,在淘宝女装排行中一度遥遥领先 。但随着店铺一系列管理问题的出现,销售大幅度下滑 。2013年,这家店被裂帛收购,随后,创始人淡出管理层 。从团队经营到生产设计,店铺仿佛失去了灵魂,元气大伤 。据网上数据显示,店铺2013年和2012年的销量相比,下降了8000万 。面对这样的警示,小维不得不慎重考虑自己店铺的未来 。
在天猫品牌和爆款淘宝店铺夹击之下,小维最终决定:建设团队,修炼内功 。
首先,人才梯队建设,设置中层管理者 。例如,设计部增加设计总监,品牌部门增加品牌主管 。在过去,团队没有中层,很多部门离开了小维不知道应该怎么做,例如,每次小维去外地拍照,店铺就会因没人管理而乱套 。而进行人才梯队建设后,完善各个部门的管理层,让整个店铺更加独立,可以脱离店主自主完成工作 。
其次,完善供应链,成立生产部门 。生产部门会对各个供应商进行评分,衡量标准包括错单、迟单,评分最低的工厂面临淘汰;完善合同制度,增加关于违约细节的奖惩措施 。在严格的合同规范和评分系统的基础上,一切合作更加系统化 。
最后,产品要以数据说话,摆脱小维的个人色彩 。在设计上,一直以小维为主,而如今会需要和销售部门进行讨论,用数据做决定 。例如,小维因个人不喜欢连衣裙,多年来,店铺很少开发这一品类,但从销售部门的数据看,连衣裙是夏季女装的热门类目,从而反推产品的设计 。
这一系列的变化,不仅让店铺尝试不同风格,更优化了整个团队的组织架构,小维为店铺带来一次重生 。
更换模特,做大粉丝圈
2015年7月,小维决定再做一个大改变——更换模特,她不再继续为店铺拍照 。
网红店铺的兴起的确刺激到她 。摆在面前的有两条路,第一条路是继续当模特,为店铺代言 。那一套如何拍照、如何维护粉丝的网红模式,她了然于胸,但会心累 。第二条路是换模特,让店铺脱离小维的形象也能继续生存 。
这个决定,小维足足纠结了一个月 。“店铺离了我就不行了吗?”小维向《天下网商》坦言:“更换模特,为店铺换来更长远的发展 。”
虽然心里没底,但是面对一堆网红店的出现,店铺若想换新,就要跳脱到另一个状态 。当然,除了想改善自我状况,后台数据也在说明店铺需要改变,因为连续两、三年,店铺粉丝量一直维持在300万左右,没有明显的增长 。意味着,店铺一直在做老顾客的生意,缺乏纳新的能力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