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2015年的合并之年,对于互联网公司合并的传言人们已经不那么敏感,“看好戏就对了” 。而当下,共享出行领域的两大巨头——滴滴出行和Uber几近成为大家最为期盼的一场联姻 。
消息灵通的彭博社已经在7月21日报道称,Uber的部分投资人已经开始要求Uber结束在中国战场的争夺战 。怎么结束?双方停战、达成合并是其中一种可能 。

文章插图
“消息人士”的说法是,因Uber为扩大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不惜计划再投入数十亿美元,引起了投资者们的不满和担心 。
烧钱实在烧的太厉害了!据彭博报道,“Uber的一位投资者已经与有意讲和的滴滴股东进行了10余次会议和电话磋商;虽然Uber和滴滴的高管需要进行“停战”谈判,但两家公司的投资者已经在讨论一项潜在的交易 。”
根据先于彭博的媒体报道,不仅双方公司的小投资人坐不住了,其高层也进行过互相的接触 。Uber投资者兼公司董事、Benchmark合伙人比尔?格利(Bill Gurley)就曾在数月前与滴滴总裁柳青在派洛斯福德牧场的Code Conference上进行过简短的交流 。
另外,柳青今年还与Uber高级副总裁埃米尔?迈克尔(Emil Michael)见过面——不过这位消息人士拒绝透露这场会面所涉及的话题是否包括协议或合作的具体内容 。
当然也有人否认——“熟知此事件的另外一位消息人士,从正面对此进行了否认,其表示两家公司目前尚未就交易进行讨论 。”
合并的传闻并非第一次 。而对于传闻,Uber和滴滴先后给出了回应,双方公关负责人向媒体否认了消息的真实性 。不过,似乎没人能终止传闻的继续发酵 。
“烧钱”可能是战争叫停的主要因素
专车大战在中国已经持续了两年时间,而烧钱补贴这件事情滴滴也已经用的驾轻就熟了 。尽管如此,对手似乎永远是消灭不完的 。
去年年中,Uber 中国团队开始正式发力,从营销到团队、从资本补贴到技术调动,Uber全球在中国地区投入的资源并不算少 。Uber中国曾对媒体表示,为在中国扩张业务,其每年至少花费10亿美元来补贴司机和用户 。而Uber CEO特拉维斯·卡兰尼克在公开演讲时也表达过他对中国市场的重视,他表示,“自有至少过去半年,至少有50天我是在中国的” 。
中国同样也是Uber全球表现最好的地区之一,仅次于美国 。当然,这一切都建立在补贴之上 。去年12月,腾讯科技报道称,Uber在中国的每日补贴高达数千万,2015年中国优步已经烧掉15亿美金 。针对这些言论,卡兰尼克在今年1月也做出了回应,他说,据他了解,滴滴公司每周要花7000万到8000万美元,每年花40亿美元来补贴司机 。
而根据普华永道的一份财务报告显示,作为占据中国本土打车软件市场最大份额的公司,滴滴快的公司的净亏损已经达到了收入的三倍还多 。
在补贴背后,这两家公司对于资本的渴望是极为令人恐惧的 。今年6月,滴滴宣布完成了新一轮高达73亿美金的股权和债权融资,这也是全球未上市企业单轮最大规模股权融资之一;与此同时,Uber也在6月初宣布获得一笔来自沙特的35亿美元股权融资,随后又被《华尔街日报》曝出计划首次通过杠杆贷款融资10亿至20亿美元 。
在双方这轮融资结束之后,Uber最新的估值已经达到了近680亿美元,目前持有超过110亿美元现金和可转债,其中Uber中国的估值约在80亿美金 。滴滴最新的估值在280亿美元,现金和可转债达到了100亿美元 。
投入了大量现金,却无法及时退出或看到可观的回报,烧钱的马拉松战役还远未结束,这恐怕是投资人们最不愿看到的结局 。因此来自资本的压力成了最为可能促使合并的原因 。毕竟,这在滴滴和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史上并不少见 。
- 顺丰和菜鸟为什么会产生矛盾 顺丰菜鸟被迫和解
- 防范洗钱和恐怖融资宣传标语
- 金重的人和什么八字相配
- 老兵创业政策 15年老兵四次创业
- 医院诚信建设和服务活动宣传标语
- 和人一来二去聊到自来熟的人面相
- 办理过网签的房产是否能对抗法院的执行和破产
- 松柏木命的男人和大海水命的女人在一起好吗
- 要去监狱看人要什么要求和手续
- 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在房地产开发公司业务中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