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双11销售额 阿里双11完爆京东( 三 )


去年双十一后,菜鸟也披露了物流体验的数据,双十一过后9天,用户签收率为80%,10%的货品还没发货 。菜鸟物流日常为3500万单一天,双十一订单量会达到3-4亿,超过一定负荷量,很难保证时效 。虽然菜鸟在努力做好,但是今年爆仓是一定的 。
所以,对于阿里而言,仅有菜鸟还是远不能满足众多商家的需求,它选择了苏宁 。只是,一方面,京东比苏宁更理解电商的物流,另一方面,虽然阿里和苏宁已经嫁接,但是能否发挥更多的连锁效应还不明显 。
再来看流量方面 。销售额=流量*转化率*客单价,每年双十一转化率和客单价基本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所以如果流量不能保障,那销售额也就无从谈起了 。所以,阿里要和京东展开贴身战,最主要表现在争夺流量 。
阿里大肆并购和战略投资移动端细分领域的公司,比如微博,比如UC,比如高德,比如优酷土豆,都是为了流量 。
东哥也需要引入新的模式和玩法增加流量,所以他选择和马化腾合作 。上个月,他们联合推出“京腾计划”,就是在基础设施上进行完善,吸引品牌商家,打出社交电商的牌 。
而从11月1日至10日,京东和腾讯开始社交电商的尝试,通过打通双方的用户属性数据和购物行为数据,进行有效的匹配 。京东自称,已和38家品牌商家玩“朋友圈竞猜”,连续10天在朋友圈掀起一场“全民大牌竞猜赢取优惠券”的线上狂欢,派发高达25亿元的各种优惠券 。消费者如果能够连续参加京东在社交端的猜品牌活动,还能够获得神秘大奖 。
的确,京东获得了腾讯不少导流 。刘强东坦言,截至2015年第二季度,新增用户中超过20%来自微信和手Q渠道,而在618当天,京东将近一半的新用户也来自微信和手Q 。
就在双十一前一天,腾讯公布截至2015年9月30日未经审核的第三季度业绩,第三季度财报显示,腾讯的收入主要靠的是广告,电商就是广告一个很重要的渠道来源 。
所以在对等的基础上,腾讯和京东的合作必然会进一步加深 。也正如刘强东所言,京东和腾讯双方资源还没有完全利用起来,转化的资源只有10%,远远没有达到流量的极限 。未来可以合作的一个方向就是京东主推微信支付,而不是推自家支付 。
毫无疑问,双十一这一仗,马云仍然是赢家 。但是,今年的双十一玩法,无论从投入,形式,还是品类,已经达到了一个顶峰,明年或者之后想要超越会比较困难,可能会出现更多的小创新,但是大的惊喜很可能不会再有,而最后拼的无疑还是物流和流量 。
本文作者崔婧
延伸阅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