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说明书吗?( 二 )


中国人的菜谱很有意思 , “少许”“若干”是使用较多的词 。 盐少许 , 酱油少许 ,糖少许 , 某某若干 , 全凭掌勺人自己想象着去做 , 先放哪个后放哪个?放多少?全凭 临时创意 。 所以没有做过饭的人 , 看中国的菜谱仍然是不会做饭 , 即使是会做饭的人 , 两个人之间做出来的一定也不一样 , 即使是按同一个菜谱 , 味道也有较大差距 。 我们 把这种不一样 , 归之为“火候” , 每个人掌握的火候不一样 , 当然炒出来的菜就不一 样 , 不信回家试试炒芹菜 , 每个人做出来的炒芹菜味道一定不一样 , 因为没有标准化 的流程 , 没有标准化的说明 , 没有标准化的操作 。 娘子做的就很娘子 , 相公做的就很 相公 , 公子做的就可能炒糊了 , 或者半生不熟 。
企业里一定会有很多的操作要求 , 我们称之为制度 。 但是 , 往往是制度上墙 ,低头在忙 , 具体办事 , 经验想象 。 很多流程变成了制度和要求 , 但是没有全员反复地 深度培训 , 没有个人的熟练掌握 , 在工作过程中等同于制度是制度、操作是操作 , 两 张皮 , 所以缺少效率 , 误差率也比较高 。
麦当劳的薯条 , 暑期打工的学生也会做 , 为什么?因为按标准化流程操作 , 几 百上千家连锁店 , 炸出来的薯条都一样 , 起码看上去 90% 是一样的 , 一样的厚度 , 一 样的形状 , 一样的颜色 , 一样的味道 。
中国的餐饮连锁店同一道菜品 , 各个地方很容易做成不一样 , 即使像兰州拉面 这样的简单普通的食品 , 没有两个店里的拉面是一个味道、一样的分量、一样汤色 。当然 , 我相信兰州拉面是没有操作说明书了 , 只有师傅的口口相传“传帮带” , 或者 就得靠徒弟的悟性了 。
国人经常说 , 德国人很严谨 , 就是变得木讷 。 而中国人不重视说明书 , 而且很 多人不喜欢看说明书 , 似乎这样就很好 , 自己也变成了模糊大师 。 我们在工作中 , 不 断在尝试之中找到正确的流程和方式 , 这是付出了很多的时间和成本的 , 所以我们的 效率不够高 , 误差率比较高 , 资源浪费比较多 , 谓之为试错 。
做相同的事情 , 因为遵守流程不同 , 效果就不同 。 比如开车 , 打开车门先通电 五秒钟(使车辆全身通电)→然后启动发动机→摇下所有的车窗通风 / 行驶十几几十米后(夏季尤其如此 , 散去车内的有害气味)→启动空调 。 停车时先关闭空调 , 然后 再熄火 。 就是这样简单的操作 , 第一 , 可以避免发动机负载过重 , 主要是空调对发动 机的压力 , 使车辆保持良好的状态 , 第二 , 防止有害气体对身体的侵害 , 特别是新车 在夏天会挥发大量的苯 。 曾听说过 , 某男 , 在两年内任性的换了四辆新车 , 患上了白血病 。
流程 , 就是操作说明书 。 医疗的流程 , 是更具有人文精神和严谨科学性的操作说明书 。 紫阳医疗的流程是花费了大量心血 , 特别是在临海紫阳老年医院长期实践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具有人文精神和严谨科学性的、花费了紫阳管理中高层大量心血和智慧的、能够使紫阳员工在这个领域快速的成长的、让家属放心的、超越同行的、具有很高市场价值和资本价值的操作说明书 。
好好玩乐高 , 好好炒菜 , 好好开车 , 好好的学习流程 , 让自己成为中国人那看 说明书的 20%中的一员 。 (加强斯基)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