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703年初开始,工部和内务府承担了以上各项任务 。那年夏末,康熙帝花了三天时间前往位于热河下营稍北一点的洪泛平原,也许是为了视察规划工作的进展情况 。宫廷文书将这处建筑称之为“热河上营”,这个名称沿用到了1708年 。
1711年,康熙帝亲笔书写的“避暑山庄”铜匾挂上了大门 。两年后,山庄外墙和附近的两座寺庙也完工了 。
有意思的是,几乎与康熙帝同时代的印度奥朗则布、法国路易十四和德国彼得大帝,都把宫殿和园林景观用作显示自己权威的中心舞台,突出强调等级制度,而避暑山庄则定位于皇帝与臣民亲近和交流的场所,反其道而行之,刻意消除君臣之间的社会差异 。
从1711年至1717年,康熙帝经常会到热河 。夏天关外的活动季开启后,康熙帝要在避暑山庄停留约三个月 。随后前往木兰围场,狩猎一个多月,又在热河停留一段时间,再返回北京 。到了农历十一月和十二月,康熙帝通常会进行一次额外的北巡,在此期间也要到热河停留两天 。
康熙帝北巡时,避暑山庄是主要的统治中心,他每天要会见官员,处理国家事务或赏赐大臣 。在木兰围场之旅中,会见基本停止,更多的是蒙古各旗的首领前来朝觐皇帝 。这类活动的核心是赐费,即由皇帝单方面赏赐臣民 。
在热河,赏赐物品范围很广,包括马匹等牲畜、肉类、水果、毛皮、纺织品、贵重金属和其他精制物品 。朝廷官员偶尔还会收到皇帝的墨宝、画作、图书或其他雅赏物品 。在魏瑞明看来,就像皇帝把自己打到的猎物赏给臣下是变相展示其武功一样,上述赏赐品既是物品的交换,又构成了其文才的公开表演 。
康熙帝有意通过避暑山庄的活动场景,拉近臣属与帝王的关系 。1708年夏天,作为康熙随行官员中的一员,张玉书前往热河,参加了皇帝一年一度的夏季巡游,张玉书对此有过详细描述 。
康熙帝亲自带领客人从正门进入,翻过一座小山,来到位于行宫中心的湖区 。人们走过一座小桥,来到了“芝径云堤”,皇帝登上一座小亭子,向聚集在一起的客人介绍他新建的园林 。
众人继续前往中心的岛屿,参观了康熙帝的私人住所,然后在宫苑中游览 。他们从如意洲乘船渡湖,在树木遮阴的岸边徘徊,走访了热河山谷的温泉 。宫苑游览中还有戏曲表演和宴会款待,臣子们获准在那里享用御膳 。
九天后,官员们再次前往游览,这次是徒步穿越园林西边的山麓 。在康熙帝的带领下,这群人体验了宫苑的许多景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张玉书的原始叙述里,主客之间的亲密感更加生动,可见,他非常享受这段备受优待的游程 。在紫禁城里,大臣们活动的区域主要是在外廷,且总是小心翼翼,而在避暑山庄,皇帝甚至允许他们一睹自己的起居住所,着实是前所未有的体验 。
魏瑞明认为,从本质上说,在张玉书对游览行宫的体验和描写中,这个政治威严的象征性景观被归入了精英社交的场所,皇帝可以和志同道合的人士逗留于此,一起穿行于园林之中 。避暑山庄拉近了君臣关系,起到了紫禁城所不具备的作用 。
“无限次的邀请”
在中国古代,对皇家园林的描绘和描述相当罕见,避暑山庄却是例外 。
1711年,康熙皇帝正式启动了一个项目:编纂《御制避暑山庄诗》 。
康熙帝一生勤勉好学,博学多才,能诗善文 。他亲自从避暑山庄中选出36景,每景作诗一首,并命大臣为其诗逐句注释 。此外,每诗附一图,可谓诗情画意,相得益彰 。
康熙帝为避暑山庄各处景象题取景名时,对古诗词广征博引 。如长虹饮练和双湖夹镜,取意李白《秋登宣城谢眺北楼》的“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水流云在,取意杜甫《江亭》的“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风泉清听,取意孟浩然的“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香远益清,出自周敦颐《爱莲说》 。这些充满诗意的题名,恰切地点出了景点的特色,景点名称亦即诗之题名,诗题之下,均附有介绍本景点的小记 。
- 钱包里放多少钱风水好 钱包里放什么最有利于风水好
- 一直破财房子风水怎么弄 做风水大概多少钱
- 玄关的风水学问 风水学玻璃玄关好吗吗
- 风水里风代表的是什么 风水中的风指什么意思
- 坐亥向巳兼壬丙风水 壬兼亥出水丁未
- 风水学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学风水的基础知识
- 风水古城 十大风水古镇是哪几个镇
- 风水太极点 风水讲解什么是太极拳
- 穿弓在风水的意思 弓在风水上能混几级
- 不要过门石风水怎么样 不铺过门石好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