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风水龙脉 美国地理风水龙脉在哪里( 三 )


魏瑞明认为,在某种程度上,《御制避暑山庄诗》构成了一种模拟的游览形式,是一种借助文本和图画,对避暑山庄布局和构成的再现方式 。“通过一系列形式、图像和物质的复合手段,这种模拟性将这本书和书中的图景与对山庄的真实的和知觉的体验联系起来 。”
这是一种由皇帝自己对景观的感知,来塑造并反映出来的体验 。庄重而具体可感的言辞,将御制诗的艺术和思想意蕴融入帝国运行的寓意系统中,表现出康熙帝文化交融、民族和谐的执政理念 。
中国历史上,许多皇家园林曾对公众开放 。在唐代,废弃的皇家狩猎园可供公众使用;北宋时期,在某些季节性节日,公众可以进入汴梁的金明池,观看皇家的龙舟竞赛和观赏园林;在明代,有足够社会地位的人能进入皇家园林 。
清朝显然对皇家园林的管理更加严格 。康熙年间,不直接为皇帝服务或不参与避暑山庄维护的人,想进入参观的可能性不大 。《御制避暑山庄诗》的印制,使得更多人有机会了解这座皇家园林,相当于皇帝给了他们“无限次的邀请” 。
魏瑞明认为,《御制避暑山庄诗》并不是单纯描绘这座宫苑,也不是单纯再现在帝王引导下游览热河的体验 。“它本身就是一个独特的景观,通过它,宫廷构建了皇帝身份的综合视觉呈现,并试图将其传达给读者 。御制诗画册页集一般惯例和创新形式于一身,从皇帝的角度传达每一景的视觉、感官、情感、行为、知识和文化元素,创造一种亲密感 。”
所有这一切,都是避暑山庄早期开发建设的特征 。按照康熙帝的意愿,避暑山庄类似于现代城市中的私人花园空间 。它是世界中的世界,一座没有围墙的花园,一个超越物质和时间界限的景观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