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生病如何辨寒热?

最近换季,感冒生病的孩子突然又多起来了 。很多妈妈用药或者食疗推拿,却没有什么效果 。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还是辨不清寒热,或者压根不辨寒热 。
先讲一个我自己曾经草率辨寒热的经历教训 。前几年一个冬天,我发烧了 。起因是办公室空调暖气比较足,穿得少,但是工作需要一直进出,忽冷忽热,第二天就发烧了 。
当时烧得比较高,39℃+,我感觉有些冷,其实对大人来说,这么高的体温,又是冬季,不管寒热都会觉得有点恶寒,但是当时烧得太难受了,就没好好辨证,随手冲了一袋风寒感冒颗粒,捂了一点汗 。没想到醒来却烧到了40℃+,人是彻底晕了 。
风热错用了风寒药,导致高热津亏,心脾积热,心慌上不来气,嘴边出现了一圈红肿水泡 。尤其是心慌太难受了,于是我赶紧熬了一点红枣甘草水,补中生津,喝完好多了 。然后再重新辨证:舌红苔黄,舌质偏干,小便短赤,高烧不退,摸了下脉,跳得很快但又有力,此时已经是很明显的表里俱热了 。最后折腾了好久好久才最终弄好的 。
原本一开始只是单纯的风热束表感冒,用一些简单的辛凉解表药就可以了,但是因为我误用了风寒药,引发了一系列不必要的经历,如果是孩子或者老人用错药,可能就会更严重了 。所以在外感的第一时间应该做什么?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辨寒热 。
辨寒热前,要问自己这几个问题
很多妈妈比较容易走进的一个误区就是,对寒热的分辨非常地绝对,比如:认为有清鼻涕就是寒,黄鼻涕就是热 。实际上单一的症状通常是没法判定寒热的,都需要综合来看 。

感冒生病如何辨寒热?

文章插图
比如,一个孩子有清鼻涕,但是又有小便短赤,喉咙肿痛,舌苔红点,只想喝冷水,食欲旺盛等等这些情况,那么很可能清鼻涕反应的只是有一些轻微的表寒,类似于寒包火的情况,而更多证据却指向一个里热的问题 。那么这时候就不能单纯去用温阳散寒的方法,而应该散表寒的同时清里 。黄鼻涕也是一样的情况,并不是看到黄鼻涕就能判定是热证,而草率用上一堆清热的食疗或者药 。
在辨寒热前,可以问自己几个问题:
1.这个鼻涕是全天都黄,还是只有早起是黄的?如果只有早起是黄色,其他时间都是清水样,那也只能说明这个晨起的黄鼻涕是经过了一夜的潴留而变成了黄色,并不绝对代表是热证 。
2.这个黄鼻涕代表的热是哪里产生的,是风热束表,还是体内有积食郁热?如果是风热束表,那么更多的会用一些辛凉解表的方法,如果是里热,那么有积食就要清理积食,有其他类型的郁热也可以清热,处理的思路就是有区别的 。
所以如果一味按照清鼻涕就是寒,黄鼻涕就是热这么个绝对的思维去处理,往往效果就不会很好,或者容易产生更多的问题 。
辨寒热需要综合来看
既然单一症状无法判断,那么就要结合孩子的吃喝拉撒睡,情绪,舌苔等多方面综合去看 。举个例子,吃的方面,突然食欲旺盛,喜欢吃凉的冰的,可能提示有热;食欲低下,喜暖热食,吃了不容易消化,一般偏寒 。
但这个单一的吃的方面,也只能代表局部的寒热,我们需要把其他喝水,大小便,睡眠,出汗情况,情绪,舌苔等等,每个方面的点都提炼出来,看看总体走向是寒是热,再去处理,这样捋一遍,基本上大方向就不会错了 。
寒热实在辨不清楚怎么办?
用好这4招
很多妈妈的困惑是,理论好像都知道了,但是一看就会,一做就废,实际遇到了还是分不清楚 。确实,孩子的情况变化很快,而且往往寒热夹杂,很不明确,讲讲我自己在实践过程中常用的几个思路: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