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三媒六证”的传说是从何时说起的

过去,已婚的妇女总爱说“俺是经过三媒六证,八抬大轿抬来的”,以此说明自己婚姻的合法性 。那么,何为“三媒六证”呢?这还要从三个秀才进京赶考的事说起 。

民间故事:“三媒六证”的传说是从何时说起的

文章插图
这一年,又是朝廷开科取士的大考,有三个秀才结伴去赶考,以期能金榜题名,光宗耀祖 。
这天,他们经过一座庄园,只见庄园的门楣上大书“小孟尝”三个大字 。他们觉得很好奇,这是个什么人,竟敢以春秋时期的名士孟尝君自居?
他们问过庄客,庄客说:“我家员外姓孟,原来在京城为官,后来辞官归隐 。员外一贯乐善好施,远近闻名,本省巡抚大人亲赐匾额,以示奖励 。”

民间故事:“三媒六证”的传说是从何时说起的

文章插图
三位秀才听了,就想会会这位员外,看看是否徒有虚名 。孟员外听说有三位秀才来访,亲自到大门外把他们迎进客厅 。奉茶已毕,孟员外问:“三位兄台到访,不知有何见教?”
三位秀才说:“说来渐愧,俺那里连年干旱,颗粒无收,百姓们饥寒交迫,衣食无着 。听说员外乐善好施,今冒昧登门打扰,想请员外帮助几样东西 。”孟员外说:“扶危济困,是我的座右铭,兄台不要客气,只要我能办到,一定倾囊相授 。”
一个秀才说:“我想向员外借像沙子一样多的小麦和谷子 。”第二个秀才说:“我想向员外借像路一样长的布匹 。”第三个秀才说:“我想向员外借像山一样高大的牛羊 。”
这时候,孟员外才知道他们这是来刁难他,给他难堪的 。正要发火的时候,孟员外五岁的小孙女敏慧从门外跑进来说:“爷爷,三位叔叔要的东西我们这里都有,不过得你们自己带着称量的工具来取才行 。”

民间故事:“三媒六证”的传说是从何时说起的

文章插图
孟员外一听,转怒为喜,连声应允:“兄台们只要把称量的器具带来,这些东西你们尽可带走 。”
三位秀才本想戏弄员外一番,不料想反被一个五岁女童给戏弄了 。他们羞愧难当,极其狼狈的起身告辞 。
他们走了一程,到一个饭店想打打尖(吃饭)再走 。他们一边等候饭菜,一边夸赞小敏慧聪明 。这个时候,饭店掌柜的七岁孙子乐聪听到了他们的谈话,就说:“亏得你们还是读那么多书的大秀才,这个事不难办,看我给你们准备这三样东西 。”
不一会,小乐聪拿来了三件东西:一个没有底的“斗”,(斗是过去称量粮食的器具)一把用高粱杆做的没有刻度的“尺子”,一杆用麻杆做的“称” 。
三个秀才面面相觑,不解其意 。小乐聪说:“没有底的斗可以装尽天下的黄沙,没有刻度的尺子可以量尽天下的路,没有砣的称可以称尽天下的高山 。”

民间故事:“三媒六证”的传说是从何时说起的

文章插图
三个秀才听了恍然大悟,连连称赞乐聪真是一个神童 。又想到孟员外的孙女敏慧,真是一对天作之合的金童玉女 。便想当一当月下老人,促成这一对金童玉女的定下亲事 。
他们又不辞劳苦的返回孟员外家,诚恳地向孟员外道歉谢罪,并将他们遇到小乐聪的情况及撮合婚事的想法给孟员外说了 。孟员外听说小乐聪是那样的聪明,也欣然答应了这门婚事 。
【民间故事:“三媒六证”的传说是从何时说起的】若干年后,三位秀才都做了大官,他们都没有忘记自己曾经的月下老人的身份 。他们选择了一个黄道吉日,相约到孟家庄主持了乐聪和敏慧的婚礼,并把那三件奇特的称量器具摆在醒目的位置上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