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知满的本义 满字含义、演变及来源( 二 )


别忘了,古中国,是世界三大农耕文明发源地之一——古远的观象授时时间,源于农耕的需要;度量衡,亦与农耕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
因此,观象授时最初的历法制定,是上古先民的“律管吹灰”,而“律管”又被用来“衡称”每年的菽粟收获——一“龠(yue)”,就是一根“黄钟律管”,可以“满”装一千二百黍粒,两根“满”装黍粒的“黄钟律管”之重量,就叫“两” 。

可知满的本义 满字含义、演变及来源

文章插图
“?”,是两根“律管”所装的黍粒一样多也一样重,所以说“平也” 。
“两”,是两根“律管”合二为一,故“从一”,就是“一两”的重量 。
而“?”和“两”,“以器喻”,均为“平也”,也都有了“满”的含义 。此时,若有“天平”一类的“衡器”,便应该是“?”——“一头”是“两”,“另一头”是“权” 。
《孟子·梁惠王上》云:“权,然后知轻重 。”

可知满的本义 满字含义、演变及来源

文章插图
目前出土的,有楚“权”和秦“权”
能够“权衡”的这个字,应该就是“?” 。
进一步说,“满”,尽管加了“氵”作为“义旁”,但还是承继了“?”和“?”所具有的本义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