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新区在哪 韶关新区的风水大师( 三 )


大弟子华林善觉就在边上,有点不高兴了 。他不服气的说道:“师父,我才是百丈山的首座弟子啊,灵佑只是一个典座而已,他如何当得住持,而我当不得呢?”
怀海说道:“如果你能当众回答得出我的问题,我就把沩山住持之位交给你 。”随即,就指着一个净瓶(古时洗手盛水之瓶)问常林:“如果不可以把它称呼净瓶,那么你称呼它什么?”
“不可以称呼为木揬吗 。”常林回答说,意思是说,也可以叫它木桩 。常林的回答其实也很妙,境界也很好,深蕴禅的意境 。
怀海既不肯定也不否定,只是用同样的问题去问灵祐 。
灵祐一脚踢倒了净瓶,二话不说,扬长而去 。
怀海笑着对常林说:“首座,你输了一座山给别人了 。”
灵祐这一“踢”一“走”的境界非同小可 。禅宗讲究的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须“无念”“无心”“无思” 。
在怀海禅师心中,大弟子常林执着的去争一个住持的职位,已不合禅宗本意,已经输了一层 。但为了让他输得服气,又用一问题来考验他 。而灵祐二话不说,踢完净瓶就走,干净利落,不问结果,不管如何,这才是真正的放得下,达到了“无念”“无心”“无思”的禅宗最高境界,当然是去沩山开宗的最佳人选了 。

韶关新区在哪 韶关新区的风水大师

文章插图
03
第二天清晨,天气晴朗,秋高气爽 。
灵祐从黄木江逆水而上,水面越来越窄,慢慢变为了一条溪水,而山越来越高,树木繁茂,荒无人烟,不时有猿猴出没,也能听到有虎狼嚎叫 。
到沩水源,只见山峰林立,有一主峰,矗立云中,周围千峰围绕,如臣如仆,这就是后人说的“千山万山朝沩山,人到沩山不见山”的毗卢峰了 。
灵祐不禁感慨,大沩山真是人间仙境,风水宝地啊 。后人有诗为证:
大沩十万丈,上与浮云齐 。
山势长不改,云飞东复西 。
云去山有风,云来山有雨 。
风雨无定期,云情竟如许 。
灵祐就此山峰下搭建茅庐,作为修行之地 。
虽然偶尔有樵人经过,施舍一个玉米或红薯,但大多时候,难以见到一个人,灵祐只能采集野果野菜度日,以猿猴为伴,就这样寂寞无聊地过去了七年 。
灵祐想:“我住持此山的本意是想传经普渡众生,可是,住在这里,与世隔绝,独善其身,有什么用呢?”
一时心灰意懒,因此想放弃这座山,去其它的地方 。他下山走到山口沩水边,只见路上蛇虎交错,豺狼成群,挡住了他下山的去路 。灵祐心中暗暗叫苦,是不是身家性命都要留在沩山了 。
灵祐大声道:“汝等诸兽,不用挡住我的行路,我若与此山有缘,你们各自散去,我自会留下;我若与此山无缘,任由你们吃掉 。”
话音刚落,只见蛇虎便四散而去 。
不是我灵祐要留在沩山,也不是我灵祐要在这里讲经弘法,而是沩山与佛有缘,与我有缘,连蛇虎都在留我,为什么这里的人就不来听我弘法呢?
灵祐重新回到原来居住的小庵,拿出父亲给他的鹦鹉螺,想起父亲的叮咛,继续等待因缘 。
这样过了不到一年的时间,怀海禅师又派了弟子懒安禅师带领几位僧人从百丈山前来,辅佐灵祐 。
懒安和尚对师兄灵祐说:“我前来给师兄当典座,等到此山住僧众达到五百人,不管情况如何,我不再当典座,请你放我下山 。”灵祐答应了 。
从此以后,山下的居民渐渐地知道了山里面住有和尚,于是相率前来合力建造寺院,这就有了应禅寺 。
后来,人们在灵祐回心转意的地方修建了石板桥,取名“回心桥”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