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弟子石霜正在筛米,被灵祐看见了,他对弟子说:“这是施主的东西,不要抛撒了 。”
“我并没有抛撒了 。”石霜回答 。
灵祐在地上捡起一粒米,说:“你说没有抛撒,那这个是什么?”石霜无言以对 。
“你不要小看了这一粒米,百千粒米都是从这一粒米生出来的 。”灵祐说 。
灵祐对弟子的禅学教导、佛经传授往往就是从这点点的小事、言传身教中做到的 。一粒米可能生出千粒米,这就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样的道理 。
灵祐自称百年后,要做山下的一头水牯牛 。他作偈写道:
山上山僧山下牛,披毛戴角混同流 。
普天成佛与成祖,独有沩山作水牛 。
水牯牛吃的是草,耕田时任劳任怨,只知埋头苦干,这是一种无私奉献精神 。灵祐甘愿的不是一辈子做牛,而是百年后还要继续做牛,可见,沩仰宗的佛学里面包含着这种实干奉献精神 。
这种水牯牛任劳任怨的实干精神,也是我们今天值得提倡的 。
灵祐和他的沩山和尚们喜欢用这种禅诗唱和,作为弘法手段,这种作禅诗的习惯,使他们与俗世中的诗人们多有交往 。如诗人李商隐游沩山后,与灵祐成为好友 。
灵祐的禅学思想强调“直心” 。灵祐认为直心与正道相应,不与谄曲、虚伪之心相合 。一颗斜曲的心,必然是为凡情俗欲的烦恼所覆盖的心,是染污了的无明之心,是自已不健康的、同时还会给他人、给自然环境带来负面影响的心,这是与正道、与真理南辕北辙的虚妄之心 。相反,只有以直心来生活,来为人处事,才是促成自己与真理、与正道最终相契合的保证,也才能真正地开启人人本有的“真心”,达到消除一切自寻的烦恼,还生命以自在无碍的健康真面目,成就无量功德善果的目的 。灵祐禅师让人以质直无伪之心,来臻达最终的清净无为的解脱之境,如此一来,自然水到渠成地成为一个任运逍遥的“无事真人”,清净无为,如秋水般的澄渟明洁 。
灵祐还强调“理事不二” 。慧寂在沩山时,曾向灵祐请教:“如何是佛?”灵祐回答:“以思无思之妙,返灵焰之无穷,思尽还源,性相常住,理事不二,真如如佛 。”
灵祐在这里明确提倡“理事不二”的理念,在师徒对答中,指点沩仰宗禅学的深刻道理 。他教人不要逃避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不要将出世间与世间打成两截 。佛道就在日常的生活与工作之中,就在点点滴滴的人事里,清净的出世间其实就是从污浊的世间中得到的超越 。在人世间,无论面对的是怎样的花花世界,身处其中的你都无须闭目塞听,只要你具有一颗与中道相应的无著之心,那么你就是端坐紫金莲台的“真如如佛”,行住坐卧尽是佛道,尽是般若风光 。
可以说,沩仰宗禅学思想不再是虚无的东西了,而是与人世、与现实完全打通了,这是对佛学文化的发扬光大 。

文章插图
06
清澈的长滩溪溪水从同庆寺前蜿蜒流过,这里四面环山,环境幽美,风景秀丽,面前三座山犹如三座塔一样矗立 。
晚年的灵祐禅师,静居于同庆寺 。
唐大中六年(852年)冬,宁乡沩山大旱,水泉旱竭 。第二年(853年)正月初二,沩山开始漫天飘雪 。八十三岁的灵祐开始闭关静修,他叮嘱弟子,这七天不可打扰他,而且他圆寂后也不可火化,等三年后再视情况而定 。
正月初九,大沩山银装素裹,满树满山洁白,大雪初晴 。凌晨,一群群禽鸟朝同庆寺方向飞来,凄鸣不止;那乌黑黑的乌鸦伫立于村民房前屋后干枯枯的树枝上哀嚎,其声凄惨 。
- 网站备案在哪个网站查询 个人房产查询系统网站
- 网站文件查源码 税法文件在哪里查
- 鸿运当头摆放风水禁忌放在哪里更好
- 广西麒麟风水宝地 广西陆川横山镇风水宝地在哪
- 古代的契丹强大吗 契丹人相当于现在哪些省份
- 土壤都有什么特点 中国的黑土、黄土、红土、白土都在哪
- 漳州天福石雕园 漳州天福园在哪里
- thann紫苏防晒在哪买 价钱是若干
- 淘宝的活动入口在哪?活动怎么做好?
- 一个上市公司的网站在哪看 上市公司查询网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