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摄像系统的分辨率 手机摄像头像素数量越多越好吗

2000年夏普发布了J-SH04,这款功能手机搭载了11万像素的CCD感光芯片,据说那是世界上第一台带摄像头的手机 。时至今日,21年过去了,某米最贵的一款手机搭载了一款1/1.52"(约11.75mm x 11.75mm)的CMOS感光芯片,其像素数量为1万万(敲黑板,是两个万)像素,是世界上第一台摄像头像素数量的1000倍 。我们计算一下,从2000年至今,相当于平均每年大约增加500万像素,增幅相当惊人 。

盘点摄像系统的分辨率 手机摄像头像素数量越多越好吗

文章插图
一、我们看看专业摄影领域的发展情况
尼康于1991年推出的DSC-100,在摄影界相传是世界上第一台数码单反相机,它搭载了一颗尺寸为14×9.3mm的130万像素CCD传感器 。如今30年过去了,尼康最新的数码单反相机搭载了一颗尺寸约35.9mm x 23.9mm的CMOS传感器,其有效像素约4,575 万,是30年前世界上第一台数码单反相机像素数量的35倍,平均每年增加148万像素 。
按说专业摄影领域应该对像素数量的需求更大,因为他们的作品有相当一部分是要投放到平面广告领域,这时候如果没有足够多的像素数量的话,摄影作品经过放大后是无法还原细节的 。况且,专业摄影领域的那些大师们对摄影器材肯定是有相对更高要求的 。
但从手机摄像和专业摄像器材的发展情况来看,不论是影像传感器像素的每年增长幅度,还是像素的绝对数量,专业数码单反领域都远远落后于手机摄影领域,这是为什么呢?
前面提到两种摄像系统的传感器的尺寸,他们存在较大的差异 。手机摄像系统受自身空间的限制,目前还没办法把传感器做到跟专业单反相机所用的传感器那么当,即使将来感光传感器可以做到很大,但镜头也要做大,这与手机便携性的要求是矛盾的 。就是说,手机不得不把传感器面积做小,这时候如果要保证成像质量,传感器单位面积里面的像素数量是不能少的,最后只能把像素做小 。这里提到一个前提条件:传感器单位面积里面的像素数量要有保证,不能太少,否则影响画质 。这又是为什么呢?这里涉及一个光学放大倍数和采样的问题 。
先说光学放大倍数的问题 。张三身高1.8m,使用专业单反数码相机对其拍摄全身照,假设他在大尺寸CMOS感光芯片上获得满画幅的像高为25mm,此时放大率为0.014 。当使用手机对其拍全身照时,在相对较小尺寸的CMOS感光芯片上获得满画幅的像高可能只有5mm,此时放大率为0.003 。手机拍照把人像尺寸压缩的更小了,但画像上的元素并没有少,还是两只眼睛,两条腿,两只胳膊;对由同样多的元素组成的画像进行采样时,只有使用同样多的像素数量才能想获得同样的画像还原效果;如果减少了像素数量,夸张一点说,可能会漏掉一只眼睛 。
二、再说说采样的问题
所谓采样,就是把连续信号离散化,比如说数码拍照,就是把人像用很多像素点来表示,每个像素代表人像上的某个特征元素 。所有合格的采样系统,必须遵循采样定律(又名奈奎斯特定理)的基本规定:在进行模拟/数字信号的转换过程中,当采样频率大于信号中最高频率的2倍时,采样之后的数字信号才能完整地保留原始信号中的信息;实际上,采样频率越高,对信息的处理损失越小 。那摄像系统到底要有多少个像素才能满足采样定理呢?我们先看一副图 。
盘点摄像系统的分辨率 手机摄像头像素数量越多越好吗

文章插图
CMOS感光芯片采样示意图
单位面积里面到底要放多少像素,取决于对CMOS感光芯片分辨率要求是高还是低 。如果要求CMOS能清晰识别1000lp/mm的图像(即1mm内有1000个线对),如果按4倍频率采样的话,那么在1mm内有4000个像素就够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