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齿轮的基本术语和尺寸计算 齿轮的作用有哪些( 五 )


2)变位齿轮
下图是齿数z=10的齿轮正变位切齿示意图 。切齿时,刀具沿半径方向的移动量xm(mm)称为径向变位量〔简称变位量) 。
xm=变位量(mm)
x=变位系数
m=模数(mm)

盘点齿轮的基本术语和尺寸计算 齿轮的作用有哪些

文章插图
通过正变位的齿形变化 。轮齿的齿厚增加,外径(齿顶圆直径〉也变大 。齿轮通过采取正变位,可以避免根切(Undercut)的发生 。对齿轮实行变位还可以达到其它的目的,如改变中心距,正变位可增加中心距,负变位可减少中心距 。
不论是正变位还是负变位齿轮,都对变位量有限制 。
3)正变位和负变位
变位有正变位和负变位 。虽然齿高相同,但齿厚不同 。齿厚变厚的为正变位齿轮,齿厚变薄的为负变位齿轮 。

盘点齿轮的基本术语和尺寸计算 齿轮的作用有哪些

文章插图
无法改变两个齿轮的中心距时,对小齿轮进行正变位(避免根切),对大齿轮进行负变位,以使中心距相同 。这种情况下,变位量的绝对值相等 。

盘点齿轮的基本术语和尺寸计算 齿轮的作用有哪些

文章插图
4)变位齿轮的啮合
标准齿轮是在各个齿轮的分度圆相切状态下啮合 。而经过变位的齿轮的啮合,如图所示,是在啮合节圆上相切啮合 。啮合节圆上的压力角称为啮合角 。啮合角与分度圆上的压力角(分度圆压力角)不同 。啮合角是设计变位齿轮时的重要要素 。

盘点齿轮的基本术语和尺寸计算 齿轮的作用有哪些

文章插图
6)齿轮变位的作用
可以防止在加工时因为齿数少而产生的根切现象;通过变位可以得到所希望的中心距;在一对齿轮齿数比很大的情况下,对容易产生磨耗的小齿轮进行正变位,使齿厚加厚 。相反,对大齿轮进行负变位,使齿厚变薄,以使得两个齿轮的寿命接近 。
7. 齿轮的精度
齿轮是传递动力和旋转的机械要素 。对于齿轮的性能要求主要有:
  • 更大的动力传递能力;
  • 尽可能使用体积小的齿轮;
  • 低噪音;
  • 正确性 。
要想满足如上所述的要求,提高齿轮的精度将成为必须解决的课题 。
1)齿轮精度的分类
齿轮的精度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a)渐开线齿形的正确度—齿形精度
b)齿面上齿线的正确度—齿线精度
c)齿/齿槽位置的正确度
  • 轮齿的分度精度—单齿距精度
  • 齿距的正确度—累积齿距精度
  • 夹在两齿轮的测球在半径方向位置的偏差—径向跳动精度

盘点齿轮的基本术语和尺寸计算 齿轮的作用有哪些

文章插图
2)齿形误差

盘点齿轮的基本术语和尺寸计算 齿轮的作用有哪些

文章插图
3)齿线误差

盘点齿轮的基本术语和尺寸计算 齿轮的作用有哪些

文章插图
4)齿距误差

盘点齿轮的基本术语和尺寸计算 齿轮的作用有哪些

文章插图
在以齿轮轴为中心的测定圆周上测量齿距值 。
单齿距偏差(fpt)实际齿距与理论齿距的差 。
齿距累积总偏差(Fp)测定全轮齿齿距偏差做出评价 。齿距累积偏差曲线的总振幅值为齿距总偏差 。
5)径向跳动(Fr)
将测头(球形、圆柱形)相继置于齿槽内,测定测头到齿轮轴线的最大和最小径向距离之差 。齿轮轴的偏心量是径向跳动的一部分 。

盘点齿轮的基本术语和尺寸计算 齿轮的作用有哪些

文章插图
6)径向综合总偏差(Fi”)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