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寿县古称“寿春”,坐落在八公山下,西邻淮河,北接淝水,是控扼南北的兵家形胜 。寿春本是战国四公子之一春申君的封地,后秦军攻楚时,楚王一路东遁,春申君就把此地献给楚王做国都,但楚国仅在这里延续了18年便被秦国攻灭 。随后的历史中,寿春凭借襟山带水的地势又做了两次国都、10次郡治,无数风云往事在这里上演,大量文化遗存沉积于此,使其成为中国成语典故之乡和安徽省的文物宝库 。寿春最为瞩目的文物是四面合围、高大坚固的城墙 。这座城墙始建于宋,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防体系之一 。墙高9.7米,底宽近20米,周长7.1公里,城开四门,四门各有瓮城,城北东西两隅巧妙设置了用以防洪排涝的泄水涵闸和月坝 。千百年来,寿春城墙不仅承担着抵御来犯之敌的重任,也要拦截频繁袭扰的淮河洪水 。正因如此,这座城墙才留存至今 。从城门中缓步穿过,光滑如玉的青石板在脚下低吟着古城的沧桑 。青檐古塔下,庙堂廊院中,居民们平凡朴素的烟火人生和络绎不绝的新鲜游客们和谐交融,而那些重见天日的金石器物则躺在博物馆的橱窗里熠熠闪光……
江苏淮安是周恩来总理的故乡,也是军事天才韩信和文学大师吴承恩的出生地 。主城区位处京杭大运河与淮河的交汇处,明清时期曾与苏州、杭州、扬州并列运河四大都会 。蓬勃数百年的漕运不仅带来了堆积如山的货物和川流不息的商旅,也带来了胜似江南的繁华富丽 。“运河三千里,最忆清江浦”,清江浦是淮安里运河上的一个埠口商镇 。在运河时代,这里是长江以北最重要的交通枢纽,有“九省通衢”之美誉,舳舫蔽水,市井稠密,亭台楼阁和园林酒肆鳞次栉比 。而今,清江浦和里运河都已归于平静 。为适应大型船舶的通航需求,人们在里运河以西开挖了新的河道,新运河从林立的高楼间穿过,宽阔的河面上依旧是百舸争流的繁忙景象,而古老的里运河则深藏功与名,摇身一变,成了美丽的城市景观 。沿着里运河寻访,可依次观览屹立千年的镇淮楼、掌管天下漕运的漕运总督府和英才辈出的河下古镇,感受淮安最风光的那段记忆 。

文章插图
四、淮水入海,大河安澜
早在约2600年前的春秋时期,沿淮一带就出现了令人赞叹的水利工程—楚相孙叔敖主持修筑的大业陂和芍陂(在今天的霍邱和寿县),并一直被沿用至今 。故而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淮河流域都是丰饶的天下粮仓,但这一切在1194年黄河决堤后戛然而止 。
黄河的侵入,造成了淮河水系的全面紊乱,日益淤高的河床使上游来水难以宣泄,这些本该东流入海的河水逐渐汇聚在盱眙东部的平原,并将原有的大小水泽串联成片,广袤的洪泽湖由此而生 。明代时,为保漕运畅通,又在洪泽湖以东筑起百里长堤,以蓄积湖水冲刷运河中的淤泥 。堤坝越修越高,洪泽湖最终成了一座随时都有可能溃决的悬湖 。1855年黄河北归后,洪泽湖以下的河道随之被淤废,淮河彻底失去入海通道,只能借长江入海 。河道无法有效行洪,淮河也沦为一条灾害频发的祸河 。据不完全统计,从1194年到1949年的755年间,淮河流域共发生316次规模较大的洪灾,平均每2.4年发生一次 。每次洪水来袭,数千万亩耕地被淹没,无数城镇村庄被浊浪吞没,成千上万人沉溺水底……
1950年,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同时实施了两个重大举措,其一是援朝,其二便是治理淮河 。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下,沿淮百姓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到治淮事业中,经过近七十载的努力,共建成水库6300余座,堤防6.3萬公里,水闸2.2万座,行蓄洪区27处,塘坝、机井、引水灌渠不计其数,淮河由此成为中国第一条被全面系统治理的大河 。
- 甜菜叶的功效与作用及营养价值是什么
- 盘点足的出现了几次 红楼梦中的语言解析“足的”之谜
- 盘点红楼梦书籍版本的变化过程 红楼梦的别名叫什么
- 灵芝泡水喝的功效有什么禁忌
- 农村老人说的有何讲究 农村为什么说穷看厅堂富看厨房
- 你了解多少呢 关于中国二十四节气的小知识
- 盘点电磁阀的工作原理 电磁阀相关知识汇总
- 藏红花的危害有哪些副作用
- 绿色家园的画简要说明 绿色家园儿童画
- 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方法 治疗精索静脉曲张哪家医院好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