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菜可以直接借鉴学习 做菜的5个万能烹饪技巧

最近收到了一个奇葩的约稿,让我创作一篇关于“烹饪万能公式”的文章 。
我废了半个小时的口舌,跟他解释了下“食无定味,适口者珍”的观念,本以为他会被我说动,不成想对方竟然回了句“写不出来就算了,我去找别人” 。
本来还想跟他再掰扯几句,可仔细一琢磨,人家说的也没错,我确实是写不出来 。
我所认为的烹饪没有万能公式的观点,也许是因为功夫不到家的原因吧 。

做菜可以直接借鉴学习 做菜的5个万能烹饪技巧

文章插图
刚学做菜的时候,我认为烹饪是遵循味道规律,等食客去选择,有人可以喜欢,自然也就有人讨厌 。
可慢慢的我开始觉得,烹饪存在的目的,是为了满足食客的口味 。
怎么能让食客去将就味道呢?应该是味道去迎合口味 。
烹饪这件事上,很难有万能公式的生存空间,一成不变的味道,大概率是要被食客们口味的进化而淘汰的 。
烹饪里没有万能的公式去套用,老师傅们宝贵的经验才是我们的瑰宝,甚至有很多是我们可以直接借鉴的 。
这篇文章里,笔者总结了几个学厨的时候,我师父传授给我的经验,大家拿来用就好,学会一个,就能少走一回弯路 。

做菜可以直接借鉴学习 做菜的5个万能烹饪技巧

文章插图
香料作为烹饪的最佳助手,能够带来事半功倍的调味效果 。
我们比较脸熟的花椒大料茴香籽儿,桂皮香叶孜然粒儿,哪个单拿出来都是能自成一脉的调味高手 。
可是,香料虽香,却也不是谁都能轻易获取他们的精华 。
我们普通人在使用香料的时候,估计也就只能萃取出他们五六成的味道 。
不过这个问题并没有困扰我们太长时间,厨师们发现,把香料炒熟,磨碎成粉,用香料粉做菜,就能最大程度的获取香料的味道 。
像花椒粉,胡椒粉,孜然粉,辣椒面都是咱们耳熟能详的名字 。

做菜可以直接借鉴学习 做菜的5个万能烹饪技巧

文章插图
为了提高香料粉的综合实力,有人把他们按照比例调配到一起,把去异增香这件事发挥到了极致 。
像是五香粉,十三香,七味粉等等,都收获了各自的忠实粉丝 。
原因很简单,他们太好用了,尤其对于烹饪新手,来上一勺复合香料粉,那香味翻着跟头蹭蹭往上涨 。
这一度迷惑了太多人,以为自己是天生的烹饪高手,靠着一勺香料粉走天下,练就了把什么菜都炒成一个味道的绝技 。
对于香料粉过度的依赖,导致过量使用,可不成了啥菜都一个味儿的情况嘛,这也赖某些商家的大话,所谓的“任何咸味基础菜都能添加” 。
香料粉的时候场合,有三种:不能用,可用可不用,以及建议用 。
不能用,以甜酸或者鲜味为主的菜品,不能用五香粉和十三香 。
甜酸口和鲜味,在味道家族里算是比较轻的口,需要被捧在手心儿里那种 。
别说香料了,酱油多放点都能把他们的主角光环夺走 。
像是水蒸蛋,这种鲜嫩为代表的菜 。糖醋里脊,以及糖醋口味上变幻出来的,宫保口味,鱼香口味,十三香会破坏主体的味道 。

做菜可以直接借鉴学习 做菜的5个万能烹饪技巧

文章插图
可用可不用,最常规的咸鲜口的菜,十三香和五香粉,是属于可用可不用的 。
食材是素菜,且搭配单一的话,建议不用,例如白灼菜心,清炒油麦菜这类 。
如果是复杂搭配,而且有肉的话,可以使用十三香,像炒合菜,这种复合食材复合咸鲜的菜,可以用十三香增加香味层次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