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四大女诗人之一 晚唐鱼玄机5首经典诗词鉴赏( 二 )


诗的前六句看似写景,实则述己,写江边柳的秋色实是喻诗人自己的处境和命运 。
尾联七八句,写心情:“潇潇风雨夜,惊梦复添愁 。”诗人终于站出来,直抒胸臆 。梦醒了,是因为有潇潇风雨;往事不堪回首,诗人猛醒之间,却依然找不到人生的风标,无处可逃 。风雨之夜,柳枝引起人的离愁,切合题意 。
全诗在写法上,通篇不着一个“柳”字,但句句写柳,又暗喻自己的身世处境,情真意切,引人同情 。历来诗评家对此诗评价甚高 。
2.《江陵愁望寄子安/江陵愁望有寄》唐代 鱼玄机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 。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

译文:
在一个凄清的深秋,枫叶漂浮于江水之上 。这时一阵西风吹来,漫山的树木发出萧萧之声,闻见此景,小女子我伤感了 。
极目远眺,见江桥掩映于枫林之中 。日已垂暮,咋还不见情郎乘船归来 。不见情郎归,小女子我焦灼了 。我对情郎的思念如西江之水延绵不绝,流水有多长,我的思念就有多久 。
创作背景:
据载,李亿、鱼幼微(鱼玄机原名)二人在大诗人温庭筠的撮合之下一见钟情 。李亿将鱼幼微迎娶到他在林亭置下的一栋精致别墅中 。林亭位于长安城西十余里,依山傍水,是长安富家人喜爱的一个别墅区 。在这里,李亿与鱼幼微度过了一段美好时光 。在江陵,李亿还有一个原配夫人裴氏,见丈夫去京多时仍不来接自己,于是多次来信催促 。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李亿只好亲自东下接眷 。李亿有妻,鱼幼微早已知道,接她来京也是情理中事,鱼幼微通情达理地送别了李亿,便牵肠挂肚地写了这首《江陵愁望寄子安》 。
赏析:
鱼玄机这首《江陵愁望寄子安》载于《全唐诗》卷八〇四 。下面是中国李白研究学会理事、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周啸天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
建安诗人徐干有著名的《室思》诗五章,第三章末四句是:“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 。思君如流水,无有穷已时 。”后世爱其情韵之美,多仿此作五言绝句,成为“自君之出矣”一体 。女诗人鱼玄机的这首写给情人的诗,无论从内容、用韵到后联的写法,都与徐干《室思》的四句十分接近 。但体裁属七绝,可看作“自君之出矣”的一个变体 。惟其有变化,故创获也在其中了 。
五绝与七绝,虽同属绝句,二体对不同风格的适应性却有较大差异 。朱自清说:“论七绝的称含蓄为‘风调’ 。风飘摇而有远情,调悠扬而有远韵,总之是余味深长 。这也配合着七绝的曼长的声调而言,五绝字少节促,便无所谓风调 。”(《唐诗三百首指导大概》)读鱼玄机这首诗,觉着它比《自君之出矣》多一点什么的,正是这里所说的“风调” 。本来这首诗也很容易缩成一首五绝:“枫叶千万枝,江桥暮帆迟 。忆君如江水,日夜无歇时”,字数减少而意思不变,但总感到少一点什么,也是这里所说的“风调” 。试逐句玩味鱼诗,看每句多出两字是否多余 。
首句以江陵秋景兴起愁情 。《楚辞·招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枫,极目千里兮伤春心 。”枫生江上,西风来时,满林萧萧之声,很容易触动人的愁怀 。“千枝复万枝”,是以枫叶之多写愁绪之重 。它不但用“千”“万”数字写枫叶之多,而且通过“枝”字的重复,从声音上状出枝叶之繁 。而“枫叶千万枝”字减而音促,没有上述那层好处 。
“江桥掩映──暮帆迟” 。极目远眺,但见江桥掩映于枫林之中;日已垂暮,而不见那人乘船归来 。“掩映”二字写出枫叶遮住望眼,对于传达诗中人焦灼的表情是有帮助的 。词属双声,念来上口 。有此二字,形成句中排比,声调便曼长而较“江桥暮帆迟”为好听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