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四大女诗人之一 晚唐鱼玄机5首经典诗词鉴赏( 三 )


前两句写盼人不至,后两句便接写相思之情 。用江水之永不停止,比相思之永无休歇,与《室思》之喻,机杼正同 。乍看来,“西江”、“东流”颇似闲字,但减作“忆君如流水,日夜无歇时”,比较原句便觉读起来不够味了 。刘方平《春怨》末二句云:“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晚清王闿运称赞说“以东、西二字相起,(其妙)非独人不觉,作者也不自知也”,“不能名言,但恰入人意 。”(《湘绮楼说诗》)鱼玄机此诗末两句妙处正同 。细味这两句,原来分用在两句之中非为骈偶而设的成对的反义字(“东”“西”),有彼此呼应,造成抑扬抗坠的情调,或擒纵之致的功用,使诗句读来有一唱三叹之音,亦即所谓“风调” 。而删芟这样字面,虽意思大致不差,却必损韵调之美 。因此鱼玄机此诗每句多二字,有助于加强抒情效果,它们充分发挥了作用 。所以比较五绝“自君之出矣”一体,艺术上正自有不可及之处 。

唐代四大女诗人之一 晚唐鱼玄机5首经典诗词鉴赏

文章插图
3.《游崇真观南楼睹新及第题名处》唐代 鱼玄机
云峰满目放春晴,历历银钩指下生 。
自恨罗衣掩诗句,举头空羡榜中名 。
译文:
楼前峰峦起伏充满视野春日里天气放晴,清晰遒劲的文字在新科进士的手下产生 。
恨只恨自己的女子身份掩盖了诗文才华,只能抬头空自羡慕那金榜上的进士题名 。
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年)春 。《唐才子传》里记载了这件事:一日,鱼玄机到长安城南风光秀丽的崇真观中游览,正碰到一群新科进士争相在观壁上题诗留名,她见了羡慕不已 。待进士们题完后,鱼玄机也满怀感慨地题下了这首七绝以抒心志 。
赏析:
这首诗抒发了她满怀雄才大志,却无法与须眉争雄的怅然心情 。唐代进士在崇真观南楼高高张贴题名,这是朝野瞩目的盛事,长安人争相前往观看 。鱼玄机看得又羡又气,心绪难平:科举以诗取士,她枉自写得锦绣诗篇,也备受文人推崇,根本就不会输给男人,却与功名无缘 。
鱼玄机的诗在当时和后世都为人盛赞,明代文学家钟惺甚至夸她为“才媛中之诗圣” 。此诗就写得非常大气,大有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 。首句以春日放晴来象征放榜,蟾宫折桂;次写看到上榜士子在崇真观壁上题名的盛况 。这两句写得气势雄浑,势吞山河,正抒发了她满怀的雄才大志 。后两句笔锋一转,写自己有诗才,却因为是女子,不能参与科举考试,空有满腹才情,无法与须眉男子一争长短,羡慕也是徒然 。鱼玄机恨自己生为女儿身,不然就可以像那些及第举子一样赢得功名,披红戴锦,一日看遍长安花 。此诗流露出争强好胜而又无奈的心情 。
诗中一个“自恨”和“空羡”包含了女诗人无限的悲凉和无奈,包含了女诗人无限叹息和不满,也包含了女诗人无限的自信和诉求 。自古以来,科举制度只给男人提供了展示自己才华、实现人生价值的机会 。而女子,无论多么有才华,也只能“空羡”,只能空怀怅恨 。这首诗是她对自己空有满腹才华和满腔热血的酸楚和激愤,对自己无法像一个男子一样实现自己的理想的叹息和呐喊,表面上是怨恨自己不能像男人一样参加科举,却蕴含了对埋没女子聪明才智的重男轻女的男权社会的怨恨和不满,不甘埋没、不甘雌伏的勇迈情怀和傲兀精神在这首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从这里可以看出鱼玄机是一位有才华,有志向,有追求,有理想的自信的女子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